[发明专利]注射成型机及注射成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46528.X | 申请日: | 2013-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022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荒川庆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9C45/74 | 分类号: | B29C45/74;B29C45/48;B29C45/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72002 | 代理人: | 胡建新,朴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射 成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注射成型机及注射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注射成型机具备成型材料(例如树脂颗粒)供给到内部的缸体、在缸体内配设成旋转自如且进退自如的螺杆、以及包围缸体的外周的带加热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供给到螺杆上所形成的螺旋状的槽内的树脂随着螺杆的旋转而向前方输送,并且通过来自缸体的热等逐渐熔融。随着熔融的树脂向螺杆的前方输送并蓄积在缸体前部,螺杆后退。之后,若使螺杆前进,则蓄积在螺杆的前方的熔融树脂从设置于缸体的前端的注射喷嘴射出,填充到模具装置的型腔空间。通过使所填充的熔融树脂固化,得到成型品。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37083号公报
在作为热源的带加热器与成型材料之间存在缸体,成型材料的加热效率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型材料的加热效率好的注射成型机。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注射成型机,具备缸体,成型材料被供给到该缸体的内部,在上述缸体上设置有供给部,该供给部向上述缸体内供给对上述成型材料进行加热的热媒。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得到成型材料的加热效率好的注射成型机。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型机的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型机中的缸体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型机中的缸体内壁上所形成的热媒的供给口的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型机的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型机的图。
符号说明
10 注射成型机
11 缸体
12 注射喷嘴
13 螺杆
15 螺杆的旋转轴
16 螺杆的螺旋翼片
17 螺杆的槽
19 料斗
20 冷却器
31 喷嘴部(供给部)
32 喷嘴部的供给口(供给部的供给口)
33 排出孔(排出部)
41 水蒸气产生器
42 过热水蒸气产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在各图中,对相同或对应的结构标以相同或对应的符号并省略说明。以下,将树脂的射出方向设为前方,并将与树脂的射出方向相反的方向设为后方来进行说明。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型机的图。在图1中,省略图2所示的喷嘴块21的图示。图2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型机中的缸体的剖视图,是与缸体的轴方向垂直的剖视图。在图2中,为了便于说明,省略图1所示的螺旋翼片16的图示。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型机中的缸体内壁上所形成的热媒的供给口的图。
注射成型机10具备成型材料(例如树脂颗粒)被供给到内部的缸体11、设置在缸体11的前端的注射喷嘴12、在缸体11内配设成旋转自如且进退自如的螺杆13、以及配设在缸体11的后方的驱动装置14。驱动装置14包括使螺杆13旋转的计量马达及使螺杆13进退的注射马达。
螺杆13在缸体11内配设成旋转自如且进退自如。螺杆13具有与缸体11同轴配设的旋转轴15、以及螺旋状地设置在旋转轴15的周围的螺旋翼片16,沿着螺旋翼片16形成有螺旋状的槽17。若螺杆13旋转,则螺旋翼片16移动,供给到槽17内的树脂向前方输送。
螺杆13沿着轴方向从后方(料斗19侧)到前方(注射喷嘴12侧)被划分为供给部13a、压缩部13b及计量部13c。供给部13a是接受树脂并向前方输送树脂的部分。压缩部13b是将供给的树脂压缩并熔融的部分。计量部13c是按一定量分别计量所熔融的树脂的部分。螺杆13的槽17的深度在供给部13a深,在计量部13c浅,在压缩部13b越靠向前方越浅。
另外,螺杆13的结构没有特别限定。例如螺杆13的槽17的深度也可以是一定的,也可以使螺杆压缩比一定。
在缸体11的后部,形成有作为成型材料供给口的树脂供给口18,经由树脂供给口18从料斗19向缸体11内供给树脂。设置有冷却缸体11的后部的冷却器20,以防止树脂在树脂供给口18附近熔融。作为冷却器20,例如使用水冷套。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向缸体11内供给树脂,在缸体11的后部设置料斗19,但也可以代替料斗19而设置能够调整树脂的供给量的材料供给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65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