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竹灰制备竹盐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47505.0 | 申请日: | 2013-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668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伍华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伍华兵 |
主分类号: | A23L1/237 | 分类号: | A23L1/23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3516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过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保健食品领域,涉及竹子和食盐的深加工,特别涉及竹盐的制备。
背景技术
竹盐,是将粗盐装入三年生的青竹中,两端以天然黄土封口,以松树为燃料,经1000℃~1500℃高温煅烧后提炼出来的物质。
在古代,当时人们食用的盐主要是井盐或海盐,由于工艺的限制,井盐有卤味,海盐有腥味,富贵人家自然不愿意使用,于是人们就想方设法把井盐或海盐中的异味去悼,于是就有了竹盐。
由于竹盐不但没有异味,而且还带有清香味,在古代中、上层社会迅速普及,使用范围也从最初的“牙膏”,扩展到了浴盐、药材等方面。到唐、宋时期,制作工艺也越来越复杂,甚至出现了极其复杂的工艺和非常讲究的选材,这样制成的竹盐,变成了一种古代“奢侈品”,虽然除了味道和气味有提升以外,其它功能并没有多大提升,但其所代表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则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到了近代,由于工艺水平的发展,普通盐也不再有异味,竹盐由于其生产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而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
近年来,由于人们消费习惯的改变和生活品位的提高,加上竹盐本身所具有的特殊的、普通盐无法比拟的优势,所以竹盐又重现在历史的舞台上了。最早商业化竹盐的是一家名为开岩通商株式会社的韩国公司,他们自称从开岩侍方丈那里接受千年秘方,于1988年开始商业化生产竹盐。
但是,目前的竹盐依旧沿用古代的方法,这种方法存在如下的缺点:
1) 竹子不能充分利用,竹枝和竹叶不能被利用;
2) 需要长时间的反复高温加热,能耗很高;
3) 竹盐产率低,生产完成后,有很多食盐因为粘附在黄土上而只能扔掉;
4) 此种方法生产的竹盐微量元素含量低,因为与竹筒接触的食盐的量很少,盐柱中心的食盐无法与竹筒接触,产品的重复性差;
5) 竹盐的生产周期长且操作复杂。
鉴于现行的竹盐的生产方法存在着如上的一些缺点,通过不断尝试和想法创新,我们得出了如前所述的新的竹盐生产方法。这种方法能有效的解决上面所提到的问题:
1) 这种方法中,整棵竹子都能被利用;
2) 生产过程不需要反复高温加热,生产一批竹盐只需要一次高温加热,而且加热的温度比一般的生产方法低很多;
3) 这种方法的竹盐产率几乎为100%,不存在原料浪费;
4) 这种方法生产的竹盐的微量元素的含量可以通过调节食盐与竹灰的质量比来控制,微量元素含量远高于传统方法和其它的改进方法,产品重复性很好;
5) 这种方法的竹盐生产周期短,生产流程极大的得到了简化。
因此,这种方法不仅极大的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简化了生产流程、降低了能耗,同时产品在外观、均匀性方面都明显优于传统方法生产的竹盐。为规模化生产竹盐提供了新的思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通过先将竹子(不限种类,包括竹干、竹枝、竹叶)切成小块或小段后烧成竹灰,然后与精制盐混合后再加热到高温,经冷却后生产竹盐的一种新型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伍华兵,未经伍华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75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枣和金丝枣糖果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加热发光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