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辐射采暖系统的风淋屏蔽防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47547.4 | 申请日: | 2013-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84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9/00 | 分类号: | F24D19/00;F24D19/10 |
代理公司: | 上海蓝迪专利事务所 31215 | 代理人: | 徐筱梅 |
地址: | 20006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辐射 采暖系统 屏蔽 防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暖通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易燃易爆环境辐射采暖系统的风淋屏蔽防爆方法。
背景技术
辐射采暖系统是目前世界上较为先进的采暖技术之一,其特点是适合应用于较寒冷地区的大型商场、大型公共活动场所、大型机库和大型车间厂房等较大室内的空间取暖。该系统采用燃气、负压运行,是一种低强度电磁波红外辐射采暖系统,它能模拟太阳温暖地球的原理,产生出只对被辐射物加热而对传导介质(空气)不加热的那一段波长(2 um~10um)的热能辐射波,直接温暖建筑物内的人和物,这些取暖目的物,按照自身的物理化学结构特点吸收并储存来自辐射系统的热能,同时也通过其接触空气的表面向空间内的空气传递热量。
该系统以其均匀舒适的性能、高效节能的运转方式、良好的使用性及环境保护等特性,领先于众多其它供暖设备。由于采暖系统辐射管暴露在使用环境中,辐射管温度范围约在180~290℃,因而无法在大型船厂和飞机制造厂涂装车间等易燃、易爆隐患的环境中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辐射采暖系统风淋屏蔽的防爆方法,采用风淋层流场对辐射采暖系统的辐射管进行屏蔽隔离,有效保护辐射管与易燃、易爆等危险性气体隔离,使辐射采暖系统安全可靠的工作在易燃易爆环境,尤其适合危险品仓库、大型船厂和大型飞机制造厂的涂装车间使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辐射采暖系统的风淋屏蔽防爆方法,其特点是采用风淋层流场对辐射采暖系统的辐射管进行屏蔽隔离的防爆保护;所述风淋层流场由风管通过风淋孔对设置在风管下的辐射管送出垂直向下的新风流层,使辐射管与使用环境完全隔离形成一个屏蔽隔离的防爆区域;所述风淋孔为均匀密布在矩形风管底板上直径4~10mm的排风口,其风淋孔与辐射管间距为50~150mm;所述风管平行设置在辐射管上方,其底板边缘垂直距离辐射管≥150mm。
所述新风的风速≥1m/s,风压≥130Pa。
所述风管与辐射采暖系统设有联动控制器,联动控制器在风压低于设定值自动关闭辐射采暖系统。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安全可靠,使辐射管与易燃、易爆等危险性气体有效隔离,简单易行,实用可靠,施工费用低,尤其适合易燃、易爆的危险品仓库、大型船厂和大型飞机制造厂的涂装车间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工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附图1,本发明采用风淋层流场3对辐射采暖系统的两辐射管4进行屏蔽隔离的防爆保护;所述风淋层流场3由风管1通过风淋孔2对设置在风管1下的两辐射管4送出垂直向下的新风流层,风淋层流场3使辐射管4与使用环境完全隔离并形成一个屏蔽隔离的防爆区域;所述风淋孔2为均匀密布在矩形风管1底板上直径4~10mm的排风口,其风淋孔2与辐射管间距A为50~150mm;所述风管1平行设置在辐射管4上方,其底板边缘与辐射管4垂直距离B≥150mm。所述辐射采暖系统风淋屏蔽的防爆方法,所述新风的风速≥1m/s,风压≥130Pa。
本发明是这样安装的:将截面为矩形的风管1平行设置在两辐射管4的上方,其风淋孔2直面正对两辐射管4,风管1沿两辐射管4轴向跟踪敷设,确保风管1在送风状态下在两辐射管4外形成屏蔽隔离保护的风淋层流场3,风管1的进口连接新风系统。
本发明是这样使用的:在开启辐射加热采暖系统前,先开启新风系统,由新风系统送来的新风通过风管1的风淋孔2正常排出,在两辐射管4外形成风淋层流场3后再开启辐射加热采暖系统,保证风管1在送风状态下对两辐射管4形成屏蔽隔离的防爆保护。风管1与辐射采暖系统设有联动控制器,联动控制器在风压低于设定值则自动关闭辐射采暖系统。本发明使用在易燃、易爆环境应安装易燃易、爆气体浓度的探测报警及强排风系统。
以上只是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并非用以限制本专利,凡为本发明等效实施,均应包含于本专利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75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嵌入式跑道中线灯结构
- 下一篇:一种高耐压LED灯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