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紫外线导湿快干机织面料的加工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47980.8 | 申请日: | 2013-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049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陈鸿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冠宏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D31/02 | 分类号: | A41D31/02;B32B38/14;B32B5/2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9 | 代理人: | 赖开慧 |
地址: | 3627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紫外线 快干 机织 面料 加工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织面料的加工领域,尤其涉及防紫外线导湿快干机织面料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业余时间的运动越来越多,同时对户外运动休闲服装的穿着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开发出可以将人们活动时产生的汗水迅速导出到环境空气中,使体皮肤保持干燥清爽的功能性服装面料。并且,现有技术中用于户外运动时穿着的服装大多没有防紫外线的功能,人们在户外运动如果没有采取防紫外线保护措施,容易被晒伤。
灯芯点芯吸效应,是指在毛细管弯月形曲面附加压力的作用下,织物中的液态水在沿织物平面方向上自动流动。织物内层使用疏水性纤维编织,外层使用亲水性纤维编织,用疏水导湿纤维连接织物的内、外层,可以形成灯芯点芯吸的效果。
目前,织物的导湿原理依据其结构的不同一般分为三种:(1)织物内层为拒水纤维,将水分传递到外层,并且在外层表面扩散。织物中所含水分大部分分布在外层,而与皮肤接触的内层仍然保持干燥。但由于织物由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原料组成,内层起芯吸效应,水分在纤维表面传导,不进入纤维内部结构,而外层亲水纤维发生吸湿效应,水分不但附在纤维表面,而且进入纤维的内部结构。液态水传导、扩散变慢,故其芯吸速率也变慢,(2)内层为粗旦纤维,外层为超细纤维,织物内层纤维之间形成较粗的毛细管,里层毛细管形成较小的附加压力,织物外层纤维之间形成较细的毛细管,外层毛细管形成加大的附加压力,在织物里外层之间就会产生附加压力差,从而形成差动毛细效应,织物中液体水自动从内层导到外层。同时因为外层液态水传导,扩散阻力小,织物芯吸速率快,具有较好的导湿快干作用。(3)织物内层为拒水整理后的粗旦纤维,外层为超细合纤,中间还引进了疏水导湿纤维连接织物两面,起到灯芯点芯吸的效果,连接纤维一般为涤棉混纺纱,此种织物结构综合利用了差动毛细效应和灯芯点芯吸效应两种原理。织物内外层之间既存在差动毛细效应,传导液态水,又存在灯芯点芯吸效应,织物芯吸速率快,与其他两种织物结构模型相比较,具有更好的导湿快干作用。
以上均为针织面料的导湿原理,其模型的设计均是根据上述原理进行设计。并且都仅限于导湿功能而设计,对于防紫外功能均没有涉及到,因此,急需研究开发出一种具有导湿、防紫外线的机织面料的加工方法。
发明内容
因此,针对以上内容,本发明提供一种导湿效果好、具有防紫外线功能的防紫外线导湿快干机织面料的加工工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防紫外线导湿快干机织面料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料原料的选择、面料原料的加工处理工艺;
所述面料原料的选择工艺为:面料具有三层结构,外层、内层、设于外层与内层之间的中间层,所述外层为莱塞尔纤维和棉纤维交织而成;所述内层为Porel涤纶短纤维与酷魔丝吸湿速干长丝的功能性复合丝柔纱,该纱线是以Porel涤纶短纤维与粘胶纤维混纺纱20S为主体纱,以50D 酷魔丝吸湿速干长丝为骨架纱纺制而成,其中Porel涤纶短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38~41%、酷魔丝吸湿速干长丝比例为25~30%,余量为粘胶纤维;所述中间层为导湿纤维;
所述面料原料的加工工艺包括:在面料的外层涂覆涂色浆料。
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涂色工艺为:将涂色浆料通过涂层机涂到机织物上,涂层机热风房温度控制在150~155℃,织物在热风房经过的时间为60~150秒。
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涂色浆料的配方中包含有防紫外线助剂。
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中间层的导湿纤维为涤棉混纺纱或高吸湿聚氨酯纤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冠宏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冠宏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79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咖啡冲泡装置和使用其的咖啡机
- 下一篇:可视水量热水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