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查耳桑拉素的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349255.4 申请日: 2013-08-13
公开(公告)号: CN103408519A 公开(公告)日: 2013-11-27
发明(设计)人: 张金芳;万冬梅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标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7D307/80 分类号: C07D307/8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10046 江苏省南京市栖***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查耳桑拉素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制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查耳桑拉素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查耳桑拉素(Chalcomoracin)属查耳酮类化合物,分子式为C39H36O9,分子量648.71,白色粉末状,mp183℃,桑科(Moraceae)植物桑(Morus alba L.)的液、愈伤组织及桑椹,帮兰团桑(Soracea bonplandii Baillon)的根皮中均有分布。研究结果表明,查耳桑拉素具有抑制cAMP磷酸二酯酶活性的作用,ED50为11μM;具有抗真菌活性,完全抑制粉红镰孢(Fusarium roseum)和Bipolaris leersiae发芽的浓度为100-10μM,为一植物抗毒素。

桑为桑科(Moraceae)桑属(Morus)落叶乔木,偶有灌木。叶为桑蚕饲料。木材可制器具,枝条可编箩筐,桑皮可作造纸原料,桑椹可供食用、酿酒,叶、果和根皮可入药。亚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等地均有野生桑生长,以亚洲最多。栽培桑的分布与蚕业有密切联系,主要集中在中国、日本和印度、苏联等国。中国是栽桑养蚕最早的国家。富含稀有元素有机硒、锗,是天然的强抗氧化剂,可清除体内自由基,使蓄积在人体内的毒素和废物被氧化,增加血液中的含氧量,促进新陈代谢和微循环。 对于高血脂、高血糖、脂肪肝、冠心病、高血压、甲、乙型肝炎的治疗以及癌症术后放化疗病人的康复有非常好的辅助作用。

目前对查耳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研究较少,多采用石油醚、二氯甲烷、甲醇提取,二氯甲烷层纯化制得查耳酮,有机溶剂用量大,制备量少,提取率低,柱层析分离周期长、成本高。因此,研究出一种制备查耳桑拉素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对于扩大药源以及桑的综合利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查耳桑拉素的制备方法,利用双水相萃取的特点,不仅提高了查耳桑拉素的提取率,而且简化了工序,经济又适合工业化生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将桑叶烘干、粉碎,采用超临界脱脂,脱脂物用乙醇提取,提取液浓缩得浸膏,再按比例加入丙酮和磷酸氢二钾双水相系统混匀,在室温下静置2~5h,分为上、下两相,取出富含查耳桑拉素的丙酮相,加无机盐溶液混匀,再采用乙酸乙酯萃取,分离出富含查耳桑拉素的乙酸乙酯层进行减压浓缩,浓缩浸膏真空干燥,得到查耳桑拉素。

所述超临界脱脂条件:萃取压力为18~30MPa,萃取温度为28~44℃,萃取1~3h。

所述丙酮加入量为浸膏体积量的1/2~4/5(V/V),磷酸氢二钾加入量为液体总体积量的10-25%(W/V)。

所述无机盐溶液为5%氯化钠溶液。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利用双水相萃取的技术特点制备查耳桑拉素。该方法与以往传统的硅胶柱层析、大孔吸附树脂层析法相比,具有处理量大、工艺流程短,可进行连续操作、分离效率高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取1kg桑叶药材烘干、粉碎,置于萃取釜中,采用超临界脱脂3h,萃取压力为18MPa,萃取温度为44℃,脱脂物加入乙醇提取,提取液减压浓缩得浸膏,向浸膏中加入1/2(V/V)丙酮、磷酸氢二钾,混匀,使所形成的双水相萃取体系中磷酸氢二钾质量占液体总体积量的15%,于50℃水浴1h,期间不断振摇,然后室温静置2h分相,取出富含查耳桑拉素的丙酮上相,加5%氯化钠溶液沉析,再采用2倍量乙酸乙酯萃取4次,分离出富含查耳桑拉素的乙酸乙酯层进行减压浓缩,浓缩浸膏于70℃下真空干燥,得到查耳桑拉素3.8g。

实施例2:

取1kg桑叶药材烘干、粉碎,置于萃取釜中,采用超临界脱脂1h,萃取压力为30MPa,萃取温度为28℃,脱脂物加入乙醇提取,提取液减压浓缩得浸膏,向浸膏中加入4/5(V/V)丙酮、磷酸氢二钾,混匀,使所形成的双水相萃取体系中磷酸氢二钾质量占液体总体积量的10%,于50℃水浴1h,期间不断振摇,然后室温静置5h分相,取出富含查耳桑拉素的丙酮上相,加5%氯化钠溶液沉析,再采用3倍量乙酸乙酯萃取2次,分离出富含查耳桑拉素的乙酸乙酯层进行减压浓缩,浓缩浸膏于80℃下真空干燥,得到查耳桑拉素4.9g。

实施例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标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标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92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