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膜吸收法处理高氨放射性废水的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49390.9 | 申请日: | 2013-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408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龙;刘海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21F9/12 | 分类号: | G21F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陈波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收 处理 放射性 废水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膜吸收法处理高氨放射性废水的新工艺。
背景技术
由于能源紧缺,我核电事业重新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核电必将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有更重要的位置。在大力发展核电的同时,核废物的处理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放射性废水处理成为核电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
高温气冷堆作为先进的堆型,在核电发展中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在燃料元件生产过程会产生大量的高氨放射性废水,目前还没有成熟、可靠的处理工艺。常规废水处理中氨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吹脱法、化学沉淀法、蒸发法等。吹脱法包括蒸汽吹脱法和空气吹脱法,对氨氮去除效率较高,其主要缺点是能耗高和运行维护成本高,而且存在由于微小液滴夹带产生二次污染问题。化学沉淀法工艺操作简单,但对于高浓度氨氮废水,产生污泥量较大,不适合放射性废水处理。
在放射性废水处理中应用的膜技术主要包括压力驱动的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等,主要以反渗透法为主,国外已有部分核电厂采用反渗透工艺处理部分放射性废水。对于疏水性膜分离技术,如膜吸收、膜蒸馏和渗透蒸发等,应用于放射性废水处理还缺乏研究。
由于常规氨氮处理工艺本适用于放射性废水处理,研究开发高效、节能、安全的新技术去除放射性废水中高浓度氨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氨放射性废水中氨的分离工艺,以解决传统吹脱法存在的能耗和运行成本高、氨去除效率低、工艺设备复杂等缺点。
本发明的实现方案是:
一种膜吸收法处理高氨放射性废水的工艺,采用膜吸收法,利用疏水性的膜组件在常温常压操作下处理放射性废水中的氨;设备包括疏水性的膜组件、蠕动泵、温度计及配套管道。
所述膜组件为中空纤维膜组件;废水进入膜组件的管程,经过除氨过程后回流至废水储液槽;吸收液进入膜组件的壳程,通过膜组件吸收氨后回流至吸收液储槽。
可选的,工艺的运行方式为废水循环走壳程,吸收液循环走管程。
膜组件的膜两侧进出水处均安装有温度计,以随时监测膜两侧溶液进出水温度的变化。
可选的,为了提高氨的去除速率,提高废水温度为20℃~80℃,尤其适用于有余热或废热利用的情况。
废水中氨浓度为2000 mg/L~25000 mg/L,废水流速为0.0048 m/s~0.248 m/s,调节废水初始pH大于11.5。
同样的,该工艺适用于各种浓度氨的放射性废水,同时适用于普通含氨废水处理。
所述吸收液为非挥发性酸类。
优选的,所述吸收液为硫酸或硝酸。
可选的,所述膜组件为平板膜或卷式膜组件。
本发明采用膜吸收法处理氨的放射性废水,该工艺具有流程简单、易于规模化设计、去除效率高、能耗低、对进水水质适应性强、易于与其他工艺组合等优点。对高氨放射性废水处理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废水经过膜吸收处理后,氨氮的去除可有效降低后续处理负荷。该工艺不仅可有效克服传统蒸发工艺能耗高、去除效率低、设备管道易腐蚀等缺点,还可以有效防止核素随小液滴的夹带进入蒸馏液。
附图说明
图1为 膜吸收法去除氨原理图。
图2为膜吸收处理放射性废水中氨装置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采用膜吸收工艺处理高氨放射性废水中的氨,工艺原理参见附图1,利用疏水性高分子膜,通过调节废水pH,氨从废水中挥发到膜的另一侧并被硫酸吸收液吸收,使氨从废水中分离并回收。设备包括中空纤维膜组件、蠕动泵、温度计及配套管道,如图2所示。
根据文献报道的高温堆燃料球生产工艺,配制模拟放射性废水。模拟废水由去离子水以及分析纯的氨水、四氢糠醇、尿素和硝酸铵配制,主要成分包括25000 mg/L的氨、7750 mg/L的硝酸根、6000 mg/L的尿素和10000 mg/L的四氢糠醇。吸收液采用体积分数为15%的硫酸溶液,废水和吸收液储槽体积均为1 L。工艺采用双循环运行方式,废水通过蠕动泵进入膜组件的管程,最后流回到废水储槽中,吸收液通过蠕动泵进入膜组件的壳程,水流方向与废水相反,最后流回到吸收液储槽中,如图2所示。废水中的氨在蒸汽压的推动下穿过膜孔进入吸收液,并迅速与吸收液中的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铵,从而达到去除和回收废水中氨的目的。定时取样分析废水中氨的变化,通过改变不同的运行参数对比膜吸收法处理放射性废水中氨的效果。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93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的角钢檩托板结构
- 下一篇:一种羊毛分级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