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氧化树舌酸D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49868.8 | 申请日: | 2013-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086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芳;万冬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标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J71/00 | 分类号: | C07J7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46 江苏省南京市栖***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 树舌酸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天然产物提取分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从树舌中制备氧化树舌酸D的方法。
背景技术
氧化树舌酸D(Applanoxidic acid D)属三萜类化合物,分子式C30H40O8,分子量为528.64,纯品为结晶,mp206-207℃,结构式为
。
多孔菌科(Polyporaceae)树舌(Ganoderma applanatum)子实体中氧化树舌酸D的含量较高。现有医学研究表明,氧化树舌酸D具有抗肿瘤促进作用。在Raji细胞中对TPA诱导的EB病毒早期抗原(EBV-EA)活性有抑制作用。
三萜类化合物是由数个异戊二烯去掉羟基后首尾相连构成的物质。大部分为30个碳原子,少部分含27个碳原子的萜类化合物。三萜类成分(又叫灵芝酸)在自然界分布很广,鲨鱼油、甘草、五味子的有效成分中都有三萜类物质。灵芝三萜类成分有五环萜和四环三萜两类,按分子所含碳原子数可分为G30、G27、G24三大类,根据其所含功能团和不同的侧链,还可分成7种基本骨架。
树舌,别名赤色老母菌(《中国药用真菌》)、扁木灵芝、扁芝(江苏)、扁蕈、白斑腐菌、皂角菌(四川),为菌类植物药多孔菌科植物树舌的全草,广泛分布于东北、西北、华东、华南、西南各省区。性味微苦、平,归、脾胃二经,具有开郁利膈、消炎抗癌的功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从树舌中制备氧化树舌酸D的方法,该方法适合工业化生产。
一种氧化树舌酸D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树舌酸D是由多孔菌科树舌子实体中提取的。
所述方法是将树舌子实体粉碎60-120目,加入15-20倍量体积百分比浓度为75-95%的乙醇水溶液回流提取2-3次,抽滤、回收提取液,旋转蒸发回收乙醇,得浸膏,加三氯甲烷溶超声溶解,加NaOH萃取,萃取液加入HCl调节pH至2-3,上大孔树脂,先用蒸馏水洗脱至无色,再用60-90%浓度乙醇醇梯度洗脱,收集不同浓度的乙醇洗脱液测定氧化树舌酸D的浓度,确定最佳洗脱浓度,测定所得氧化树舌酸D含量。
所述超声溶解的时间为20-80min。
所述NaOH浓度为2-5%,用量为溶液体积的5-10%。
本发明的优势在于,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制得产品收率提高,可工业化生产。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下列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树舌子实体1kg粉碎60目,加入15L75%的乙醇水溶液回流提取2次,每次时间为1.5h,抽滤、回收提取液,旋转蒸发回收乙醇,得浸膏,加三氯甲烷溶超声溶解,加浓度2%NaOH溶液萃取,用量为三氯甲烷溶解溶液体积的5%,过滤的萃取液,萃取液加入HCl调节pH至2,上大孔树脂,先用蒸馏水洗脱至无色,再用浓度乙醇溶液梯度洗脱(65%、75%、85%、90%),收集不同浓度的乙醇洗脱液测定氧化树舌酸D的浓度,确定最佳洗脱浓度,测定所得氧化树舌酸D含量为93.7%。
实施例2:
树舌子实体1kg粉碎120目,加入20L95%的乙醇水溶液回流提取3次,每次时间为1h,抽滤、回收提取液,旋转蒸发回收乙醇,得浸膏,加三氯甲烷溶超声溶解,加浓度4%NaOH溶液萃取,用量为三氯甲烷溶解溶液体积的8%,过滤的萃取液,萃取液加入HCl调节pH至2.5,上大孔树脂,先用蒸馏水洗脱至无色,再用浓度乙醇溶液梯度洗脱(60%、75%、80%、90%),收集不同浓度的乙醇洗脱液测定氧化树舌酸D的浓度,确定最佳洗脱浓度,测定所得氧化树舌酸D含量为96.8%。
实施例3:
树舌子实体1kg粉碎100目,加入18L90%的乙醇水溶液回流提取3次,每次时间分别为1.5h、1h、0.5h,抽滤、回收提取液,旋转蒸发回收乙醇,得浸膏,加三氯甲烷溶超声溶解,加浓度5%NaOH溶液萃取,用量为三氯甲烷溶解溶液体积的10%,过滤的萃取液,萃取液加入HCl调节pH至3,上大孔树脂,先用蒸馏水洗脱至无色,再用浓度乙醇溶液梯度洗脱(60%、70%、85%、90%),收集不同浓度的乙醇洗脱液测定氧化树舌酸D的浓度,确定最佳洗脱浓度,测定所得氧化树舌酸D含量为96.5%。
实施例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标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标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98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