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活性柏子提取物及其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49927.1 | 申请日: | 2013-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676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叶阳;唐希灿;章海燕;姚胜;王维;季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36/14 | 分类号: | A61K36/14;A61P25/28;A61P39/00;A23L33/00;A61K13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一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6 | 代理人: | 崔佳佳;刘真真 |
地址: | 20120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性 提取物 及其 用途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活性柏子提取物及其用途。具体地,本发明高活性柏子提取物具有以下特征:(a)所述提取物的分子量分布为280‑310;(b)所述提取物中不饱和脂肪酸总含量≥80wt%;(c)所述提取物中来源于柏子的二萜类物质总含量≤0.5wt%;和(d)所述的柏子提取物在0.01‑50mg/kg体重计量下施用时,具有促智活性,较佳地,0.02‑11mg/kg体重(人)。本发明的柏子提取物在较低剂量下表现出高活性的促智作用,且具有良好的抗疲劳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提取物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从柏子中提取的高活性成分,作为促智尤其是提高认知能力、改善认知功能障碍以及抗疲劳药物和功能食品的用途。
背景技术
认知功能是指人脑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包括记忆、语言、视空间、执行、计算和理解判断等方面的能力。认知功能障碍是指上述一项或多项能力受损,常见于各种类型的痴呆患者,其中最高发的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 和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
AD是发生于老年前期或老年期,以进行性痴呆、认知障碍为主要症状,同时伴有精神行为异常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特征性临床表现为严重的学习记忆功能下降、分析判断能力衰退、情绪改变、行为失常、甚至意识模糊。随着人类社会年龄结构老龄化,老年性痴呆症发病率日趋上升,已成为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的第三大健康杀手。据报道,65岁以上老年人口中,AD患病率占总人口的4wt%-7wt%,80岁以上的老年人可达20wt%;至2015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超过2亿,本世纪40年代后期可能突破4亿。AD发病率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寻找治疗AD的有效药物已成为医药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AD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智能和认知功能障碍,属于中医呆病、善忘、痴呆、文痴等范畴。中药具有效性确切和安全低毒的特点,在以AD为代表的认知功能障碍病症的预防和治疗方面具有更大的潜力。
柏子仁(arboruitae seed),又称柏实,为裸子植物柏科侧柏(Platycladusorientalis(L.)Franco)的干燥成熟种仁。主产于山东、河南、河北等地。柏子仁味甘、性平,有养心安神、敛汗、润肠通便之功效。柏子仁应用历史悠久,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神农本草经》记载“主惊悸、安五脏、益气、除风湿痹,久服令人润泽美色、耳目聪明、不饥不劳、轻身延年”;《本草纲目》记载:柏子仁具有“养心气,润肾燥,安魂定魄,益智宁神,烧沥,泽头发,治疥癣”功效,用于惊悸怔忡,失眠健忘,盗汗,肠燥便秘。明代倪朱漠在《本草汇言》中提到,“柏子仁味甘气平……,此药气极蜂芬芳,则脾胃所喜;质及润泽,则肝肾所宜。故前古谓安养五脏、主惊悸、定心神、悦颜色、聪耳目,为延年却痛之上剂也。”
近年化学研究表明,柏子仁含脂肪酸、柏木醇、谷甾醇和二萜类成分,其中二萜类成分主要红松内脂(pinusolide)、15,16-双去甲-13-氧代半日花-8(17)-烯 -19酸(15,16-bisnor-13-oxo-8(17)-labdene-19-oic acid)、15,16-双去甲-13-氧代半日花-8(17);11E-二烯-19-酸、二羟基半日花三烯酸(12R,13RS-dihydroxyconmunic acid)。另有α-雪松醇(α-cedrol),柏子仁双醇(platydiol),5-羟基松柏酸 (5-hydroxypinusolidie acid)。酚酸性化合物包括:(+)-儿茶精[(+)-Catechin]、(-)- 表儿茶精[(-)-epicatechin]及其聚合体丙氰定B1,B3(Proeyanidin Bl,B3)、5-羟基-7,4-二甲氧基黄酮(5-hydroxy-7,4-dimethoxy flavone)和木质素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99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注射器
- 下一篇:无定型药物活性成分与PVP组合物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