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涵管箍架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50776.1 | 申请日: | 2013-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51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凌其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凌其彬 |
主分类号: | B28B23/14 | 分类号: | B28B23/14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蚌埠博源专利商标事务所 34113 | 代理人: | 杨晋弘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蚌***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涵管 箍架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筋骨架的捆扎机,特别涉及一种涵管箍架机。
背景技术:
在制造混凝土涵管时,要先行捆扎其内部的钢筋骨架,但是现有的技术中多是采用在木框架上先将骨架捆扎成型再将其取出浇筑混凝土,这种方式不但捆扎效率较慢,而且会导致木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基于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且可以提高捆扎涵管内部钢筋骨架生产效率的涵管箍架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手段:
一种涵管箍架机,它包括:支架以及支架上设置的旋转轴,其特征在于:在旋转轴上隔一段距离连接两个转盘,在每个转盘上按放射状均布一组插管,设置一组框架杆,在框架杆上隔一段距离垂直设置两个插杆,将插杆插入与其相对应的插管内使其形成连接配合。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还可以有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在靠近框架杆一端的位置上设置一个带有倾斜段的外延支架。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在解决了原有技术中的不足的同时,还可以较大的提高捆扎涵管内部钢筋骨架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1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涵管箍架机,它包括:支架1以及支架1上设置的旋转轴2,在旋转轴2上隔一段距离连接两个转盘3,在每个转盘3上按放射状均布一组插管4,设置一组框架杆6,在框架杆6上隔一段距离垂直设置两个插杆6b,将插杆6b插入与其相对应的插管4内使其形成连接配合,在靠近框架杆6一端的位置上设置一个带有倾斜段的外延支架6a。
如图2所示,这时所述的一组框架杆6上的插杆6b插入转盘3上与其相对应的插管4中形成连接配合后,所述的一组框架杆6按圆周分布。
如图3所示,用细铁丝7将钢筋5捆扎在每一个框架杆6上,然后取出一个细钢筋8用细铁丝7将其一端捆扎在一个框架杆6上的钢筋5,然后旋转转盘3将细钢筋8旋转缠绕在所有框架杆6上的钢筋5上用细铁丝7进行捆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凌其彬,未经凌其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507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永磁式电涡流悬臂梁调谐质量阻尼器
- 下一篇:大跨度预制屋面板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