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车门开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51644.0 | 申请日: | 2013-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76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时培成;刘蒙蒙;管翔;计佳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E05F15/12 | 分类号: | E05F15/12;E05B51/02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朱顺利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车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车门开合装置。
背景技术
车门是汽车上一个重要的零部件,一般由门体、车门附件和内饰盖板三部分组成。车门的开合便利性、密封性和防撞性能直接影响整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传统顺开式车门开合需手动,设计不新颖。随着科技的发展,已不能满足人们对车辆科技感的要求。
为此各种新型车门应运而生,像剪刀门、鸥翼门等,以及像上掀式、折叠式、对开式等等。它们设计新颖、开启方式独特,提升了车辆科技感。
但是它们大多造价昂贵、制造难度大、维修费用很高,有的设计甚至影响到了车身结构,具有安全隐患。目前这些设计只存在于那些追求个性的汽车中,推广难度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成本低、制造简单的汽车车门开合装置,以实现车门的全自动开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车门开合装置,包括ECU、动力组件以及连接在动力组件与车门之间的用于开合车门的传动组件,ECU与动力组件连接。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与所述动力组件连接的主轴和与所述车门连接的限位杆,主轴通过齿轮传动机构与限位杆连接,主轴与齿轮传动机构之间通过同步器相连接。
所述限位杆的一端与所述车门活动连接,另一端固定设有与所述齿轮传动机构输出端的动力齿轮啮合连接的从动齿轮。
所述齿轮传动机构包括与所述主轴连接的圆柱齿轮机构和与圆柱齿轮机构连接的锥齿轮机构,该锥齿轮机构末端的从动锥齿轮与所述动力齿轮通过齿轮轴连接。
所述动力组件包括电动机和齿轮减速机构,电动机通过该齿轮减速机构与所述主轴连接,电动机与所述ECU连接。
本汽车车门开合装置还包括与所述ECU连接的液压控制系统,液压控制系统包括单向定量液压泵、用于驱动所述同步器的驱动组件、用于车门解锁的解锁组件和用于检测车门开合状态的检测装置。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与所述同步器的接合套连接的活塞缸,活塞缸由与所述ECU连接的换向阀控制。
所述解锁组件包括设在所述车门上与车门锁拉杆连接的活塞缸,活塞缸由与所述ECU连接的换向阀控制。
所述检测装置包括设在所述限位杆上的限位杆传感器、位于所述车门锁拉杆行进路线中的车门锁传感器和设在所述车门上的车门传感器,限位杆传感器、车门传感器和车门锁传感器与所述ECU连接,将检测的信号传递至ECU。
本汽车车门开合装置还包括遥控器,所述ECU接收遥控器发射的信号。
所述遥控器、车门锁传感器、限位杆传感器和车门传感器接入ECU的输入端。ECU通过接收信号,进行处理,直接控制换向阀的换向动作,间接地控制开关门操作。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车门开合装置通过控制系统控制动力组件,动力组件产生的动力经传动组件驱动四个车门自动开合,从而能够为驾驶员和乘客提供便利;或者夏天时,暴晒后车内温度很高时,可以提前开门通风;而且在驾驶员或乘客不方便手动开启或者远距离开启车门时,可进行遥控开启;本车门开合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车门开合装置的工作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车门开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车门开合装置的液压控制系统的原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车门开合装置的控制原理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汽车支撑柱;2、动力齿轮;3、限位杆;4、限位杆传感器;5、铰链;6、车门;7、车门传感器;8、电动机;9、一级减速主动齿轮;10、一级减速从动齿轮;11、第一圆锥齿轮;12、第二圆锥齿轮;13、第二锥齿轮轴;14、第四圆锥齿轮;15、左前门限位杆;16、第三锥齿轮轴;17、第三圆锥齿轮;18、第一锥齿轮轴;19、左前门二级减速从动齿轮;20、左前门二级减速主动齿轮;21、锁环;22、花键毂;23、右前门二级减速主动齿轮;24、右前门限位杆;25、液压控制系统;26、接合套;27、主轴;28、车门锁传感器;29、车门锁拉杆;30、第四活塞缸;31、第三活塞缸;32、第二活塞缸;33、第一活塞缸;34、遥控器;35、报警灯;36、ECU;37、单向定量液压泵。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程大学,未经安徽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516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潮保险柜
- 下一篇:一种无轨平移门门防下沉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