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曝气沉淀池试验装置及曝气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52180.5 | 申请日: | 2013-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58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李树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金大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12 | 分类号: | C02F3/1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23118 | 代理人: | 陈晓光 |
地址: | 150060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沉淀 试验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曝气沉淀池试验装置及曝气方法。
背景技术:
活性污泥系统设计曝气池、沉淀池、供养设备和五米回流设备组成,其中,曝气沉淀池在运转管理中常常碰到的问题是污泥回流不畅,造成沉淀区积泥。污水处理工厂新员工缺乏工作经验,容易导致蓄水池的污泥堆积,有机杂物与无机杂物分离不彻底,有机物与无机沉砂混合沉于池底极容易腐化发臭,增加了沉砂后续处理的难度。但是,目前关于废水处理厂的工作环节的试验或演示装置还没有出现,工厂实习人员的岗前培训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曝气沉淀池试验装置及曝气方法。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曝气沉淀池试验装置,其组成包括:蓄水池,所述的蓄水池的池壁连接进水渠和出水渠,所述的蓄水池具有环形底部,所述的环形底部的内环边连接砂粒流化器的上口,所述的蓄水池的上口处安装曝气装置,所述的蓄水池上方具有砂泵和桨板驱动装置;所述的桨板驱动装置连接转杆,所述的转杆下方安装轴流桨板;所述的曝气装置连接曝气管,所述的曝气管上设置调节阀门。
所述的曝气沉淀池试验装置,所述的进水渠的径向与出水渠的径向垂直;所述的蓄水池底部对应进水渠处还具有进水导流板。
所述的曝气沉淀池试验装置,所述的砂粒流化器底部具有流沙口,所述的流沙口内安装流沙塞,所述的流沙塞为T型,所述的流沙塞的T型头位于砂粒流化器内,所述的流沙塞的T型尾伸出砂粒流化器底部并与旋紧螺母连接;其中,所述的流沙口的内口径为橡胶材料;所述的流沙塞的T型尾与旋紧螺母具有吻合的螺纹。
上述的曝气沉淀池试验装置的曝气方法是:
首先启动砂泵和桨板驱动装置,设定轴流桨板的转速为0.25~0.30m/s,进水渠连接废水出口并限定废水的流速为0.08~0.12m/s,废水在所述的蓄水池内停留1~3s,废水在所述的蓄水池内高速旋转并保证曝气管的端头始终位于废水面一下,此时,启动曝气装置;废水中比重较大的粒径大于0.2mm,密度2.65t/m3的砂粒、无机颗粒,如泥砂、煤渣被沉淀到砂粒流化器中,以重力分离为基础,即将进入沉砂池的污水流速控制在只能使比重大的无机颗粒下沉,而有机悬浮颗粒则被废水流由出水渠带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设置的砂泵和桨板驱动装置能够驱动蓄水池内的轴流桨板转动,起到搅拌废水的作用,提供最重要的重力分离所需要的动力,将有机废水与无机大颗粒固体分离;这种可视、直观的曝气沉淀模拟装置能够为新员工清晰的讲解曝气过程,避免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出现操作错误的情况。
2.本发明设置在蓄水池内设置了曝气装置,曝气装置将空气强制的充入废水内,能够有力的辅助废水中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分离,达到更好的分离效果;另外曝气装置还具有脱臭、防止污水厌氧分解、除泡作用以及加速污水中油类的分离作用。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曝气沉淀池试验装置,其组成包括:蓄水池1,所述的蓄水池的池壁连接进水渠2和出水渠3,所述的蓄水池具有环形底部4,所述的环形底部的内环边连接砂粒流化器5的上口,所述的蓄水池的上口处安装曝气装置6,所述的蓄水池上方具有砂泵7和桨板驱动装置8;所述的桨板驱动装置连接转杆9,所述的转杆下方安装轴流桨板10;所述的曝气装置连接曝气管11,所述的曝气管上设置调节阀门。
所述的进水渠与废水在砂粒流化器内的旋转方向一致,所述的出水渠设置为淹没式。
所述的砂泵选为螺旋离心泵。
实施例2:
实施例1所述的曝气沉淀池试验装置,所述的进水渠的径向与出水渠的径向垂直;所述的蓄水池底部对应进水渠处还具有进水导流板12。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金大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金大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521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NTC热敏电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