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管钻孔打洞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52515.3 | 申请日: | 2013-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49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培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培培 |
主分类号: | B23P23/02 | 分类号: | B23P2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5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管 钻孔 打洞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打洞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钢管钻孔打洞装置。
背景技术
钻孔机是指利用比目标物更坚硬、更锐利的工具通过旋转切削或旋转挤压的方式,在目标物上留下圆柱形孔或洞的机械和设备统称。也有称为钻机、打孔机、打眼机、通孔机等。通过对精密部件进行钻孔,来达到预期的效果,钻孔机有半自动钻孔机和全自动钻孔机,随着人力资源成本的增加;大多数企业均考虑全自动钻孔机作为发展方向。现有的钻孔机给转轴或实心管打孔与钻孔不方便,钻孔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方便给转轴或实心管打孔与钻孔的钢管钻孔打洞装置。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钢管钻孔打洞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正面上设有一对支撑块,底板的背面上安装有钻孔机,支撑块之间为开槽,底板连接有电机,开槽中设有攻丝,攻丝与电机连接,该对支撑块上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转轴固定座。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垫板,转轴固定座设置在垫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垫板上设有若干卡座。
进一步地,所述卡座上设有卡槽。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连接有电机固定座,电机设置在电机固定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上设有钻孔机固定座,钻孔机设置在钻孔机固定座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钢管钻孔打洞装置,由于所述底板的正面上设有一对支撑块,底板的背面上安装有钻孔机,支撑块之间为开槽,底板连接有电机,开槽中设有攻丝,攻丝与电机连接,该对支撑块上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转轴固定座,所以通过转轴固定座固定待加工的转轴或实心管,通过钻孔机给待加工的转轴或实心管实现钻孔,加工方便,再将待加工的转轴或实心管插接到开槽中,通过攻丝实现钻孔的功能,通过电机控制攻丝实现自动化操作。由于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垫板,转轴固定座设置在垫板上,所以转轴固定座稳定性好。由于所述垫板上设有若干卡座,所以方便储放代加工的转轴;由于所述底板连接有电机固定座,电机设置在电机固定座上,所以安装电机方便。由于所述底板上设有钻孔机固定座,钻孔机设置在钻孔机固定座上,所以安装钻孔机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钢管钻孔打洞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钢管钻孔打洞装置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钢管钻孔打洞装置的部件分解图;
图4为图2中A区域的细节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钢管钻孔打洞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正面上设有一对支撑块2,底板1的背面上安装有钻孔机7,支撑块2之间为开槽3,底板1连接有电机9,开槽3中设有攻丝8,攻丝8与电机9连接,该对支撑块2上设有固定板4,固定板4上设有转轴固定座6,固定板4上设有垫板5,转轴固定座6设置在垫板5上,垫板5上设有若干卡座11,卡座11上设有卡槽12,底板1连接有电机固定座10,电机9设置在电机固定座10上,底板1上设有钻孔机固定座13,钻孔机7设置在钻孔机固定座13上。
本发明钢管钻孔打洞装置,通过转轴固定座6固定待加工的转轴或实心管,通过钻孔机7给待加工的转轴或实心管实现钻孔,加工方便,再将待加工的转轴或实心管插接到开槽3中,通过攻丝8实现钻孔的功能,通过电机9控制攻丝8实现自动化操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培培,未经李培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525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