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清选系统及使用该清选系统的联合收割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52900.8 | 申请日: | 2013-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07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师清翔;马萌;耿令新;周浩;袁华杰;李宇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F12/44 | 分类号: | A01F12/44;A01F12/46;A01D41/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陈浩 |
地址: | 471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系统 使用 联合收割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领域,尤其涉及清选系统及使用该清选系统的联合收割机。
背景技术
为了能实现山区丘陵地带的谷物收获,要求有体积更小的收割机进行作业,而清选系统是联合收割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整机的作业效果。现有的微型联合收割机如中国专利CN102668822A公开的“清选系统及使用该清选系统的谷物联合收割机”,该联合收割机包括清选系统,清选系统包括旋风分离筒、扬谷器、扬谷管道、吸杂风机和吸杂管道,扬谷器的出口通过扬谷管道与旋风分离筒的进口相连,扬谷器的进口上连接有与扬谷器同轴线设置的螺旋输送搅龙,扬谷器的进、出口方向垂直,吸杂风机通过吸杂管道与旋风分离筒的上端出口相连。在工作时,谷物经螺旋输送搅龙输送至扬谷器中,然后经扬谷管道输送至旋风分离筒内,进入旋风分离筒内的待清选物料在惯性力、重力和气流作用下,比重较大的籽粒沿旋风分离筒的内壁呈螺旋轨迹运动并由旋风分离筒的下端出口排出,比重较小的轻质杂物朝旋风分离筒中心运动,并经吸杂管道由吸杂风机排出,从而完成清选过程。现有这种联合收割机存在的问题在于:螺旋输送搅龙一般沿左右方向(左右方向为联合收割机的宽度方向)布置,由于螺旋输送搅龙长度的限制,不利于更进一步的缩小联合收割机在宽度方向的尺寸,对一些地形条件较为恶劣的山区耕地难以满足机械化要求,当然也有为了缩小整机宽度而将螺旋输送绞龙沿前后方向布置的联合收割机,而由于扬谷器的进、出口是相互垂直设置的,扬谷器的进口设置于扬谷器的壳体端面上,扬谷器的出口设置于扬谷器的壳体侧壁周面上,使得旋风分离筒只能位于扬谷器的侧面之外,即旋风分离筒位于联合收割机的右上方,这对致力于减小整机宽度从而使螺旋输送搅龙纵向布置的微型机来说又徒增了整机的宽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选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旋风分离筒因位于扬谷器的左侧或右侧而造成整机宽度增加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该清选系统的联合收割机。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中清选系统的技术方案为:
清选系统,包括旋风分离筒和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主扬谷器,旋风分离筒与主扬谷器之间连接的扬谷管道上串接有换向扬谷器,换向扬谷器的轴线与主扬谷器的轴线垂直设置,换向扬谷器具有与主扬谷器的出口相对设置的进口和用于将相应谷物朝前或朝后引出的出口,旋风分离筒对应设置于主扬谷器的前方或后方,所述换向扬谷器的出口直接与旋风分离筒的进口连通或通过一段输送方向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扬谷管道与旋风分离筒的进口连通。
所述主扬谷器的壳体底部内壁上绕周向间隔固设有多个与主扬谷器轴线平行设置的脱粒筋条。
所述扬谷管道包括连接于换向扬谷器与主扬谷器之间、且导向方向沿直线延伸的直管道。
所述直管道的一端与主扬谷器和换向扬谷器中的一个焊接固连,另一端与主扬谷器和换向扬谷器中的另一个螺栓连接。
清选系统的离心风机固设于旋风分离筒的顶端,离心风机的进口与旋风分离筒的上端出口连通。
本发明中联合收割机的技术方案为:
联合收割机,包括长度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车架,车架上设置有清选系统和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螺旋输送搅龙,清选系统包括旋风分离筒和进口与螺旋输送搅龙的出口连通的主扬谷器,旋风分离筒与主扬谷器之间连接的扬谷管道上串接有换向扬谷器,换向扬谷器的轴线与主扬谷器的轴线垂直设置,换向扬谷器具有与主扬谷器的出口相对设置的进口和用于将相应谷物朝前或朝后引出的出口,旋风分离筒对应设置于主扬谷器的前方或后方,所述换向扬谷器的出口直接与旋风分离筒的进口连通或通过一段输送方向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扬谷管道与旋风分离筒的进口连通。
所述主扬谷器的壳体底部内壁上绕周向间隔固设有多个与主扬谷器轴线平行设置的脱粒筋条。
所述扬谷管道包括连接于换向扬谷器与主扬谷器之间、且导向方向沿直线延伸的直管道。
所述直管道的一端与主扬谷器和换向扬谷器中的一个焊接固连,另一端与主扬谷器和换向扬谷器中的另一个螺栓连接。
清选系统的离心风机固设于旋风分离筒的顶端,离心风机的进口与旋风分离筒的上端出口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未经河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529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盐碱地植物种植系统
- 下一篇:一种重组人源胶原蛋白生物海绵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