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云南红豆杉枝叶的采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53013.2 | 申请日: | 2013-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850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刘万德;张志钧;苏建荣;李帅锋;郎学东;李少文;王家炳;杨立静;杨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D91/04 | 分类号: | A01D91/04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徐玲菊 |
地址: | 650224***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云南 红豆杉 枝叶 采收 方法 | ||
1.一种云南红豆杉枝叶的采收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下列各步骤:
A、对5年及以上树龄的云南红豆杉枝叶进行采收时,清除云南红豆杉树下的灌草,在树冠高度的1/2±10cm位置的主干上做位置标记;
B、对步骤A的位置标记以上的树冠枝叶进行全部采收,仅保留主干;
C、对步骤B采收后的树枝伤口进行下列处理:在直径大于2cm的伤口处,喷施质量浓度为2~5%的硫酸铜溶液进行消毒处理,待溶液干燥后,涂抹保护剂;或者在直径小于2cm的伤口处直接涂抹保护剂;
D、按常规对步骤B采收后的云南红豆杉植株进行树木管理,促进枝叶再生,直至生长2~3年后,再重复采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南红豆杉枝叶的采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的采收时间为每年11月份至次年2月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南红豆杉枝叶的采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的位置标记是在树冠高度的1/2±10cm位置涂刷油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南红豆杉枝叶的采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的树冠高度为树梢顶端至最下面枝条之间的垂直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南红豆杉枝叶的采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的采收,当位置标记以上部分有从主干上长出枝条时,则从枝条基部即枝条与主干连接位置采收枝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南红豆杉枝叶的采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的采收,当位置标记以下部分有从主干上长出的枝条高度超过位置标记的,则水平采收位置标记以上的枝条,其余部分留下。
7.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云南红豆杉枝叶的采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的保护剂为下列质量比的混合物:动物油:松香:蜂蜡=(1±0.2):(0.7±0.1):(0.5±0.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南红豆杉枝叶的采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所得枝叶按常规进行晾晒或者烘干处理,得云南红豆杉药用原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未经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5301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核电厂堆坑上腔主管道的中子屏蔽装置
- 下一篇:全自动智能烧录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