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剥线钳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53466.5 | 申请日: | 2013-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878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赵阳日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豪信息技术(威海)有限公司;(株)韩国一诺仪器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6/245 | 分类号: | G02B6/245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642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剥线钳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光纤(缆)的配线作业的手工工具,特别涉及一种剥线钳。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光纤(缆)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在通信技术领域,光纤已逐渐成为不可缺少的部件,众所周知,由于光纤本身具有极易损坏的特性,因此在光缆布设过程中,需要在光纤的表面设置多层抗拉、防水的保护层,光纤的结构从内到外依次包含纤芯、包层、涂覆层、缓冲层、凯夫拉线和外皮。现有的剥线钳一般包括多个钳口,可用于剥除光纤的涂覆层、缓冲层、外皮等。常见的一种剥线钳(如CN201020581256.3公开的)包括两钳柄,各钳柄均包括一端的钳口段、另一端的手柄段及钳口段与手柄段之间的铰接段,两钳柄于各自的铰接段处通过销轴铰接,两钳柄的钳口段上设有若干钳口,钳柄的手柄段设有调节钳口咬合宽度的调节装置,该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一钳柄的手柄段上的螺丝,在另一钳柄的手柄段上设有凸块,钳口闭合时,螺丝的前端与凸块抵接,通过旋紧、旋松螺丝可调节螺丝前端与凸块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钳口咬合宽度的调节。但是,该种调节钳口咬合宽度的结构存在以下缺陷:
剥线钳通过旋紧、旋松螺丝的方式调整钳口咬合宽度,在旋紧、旋松螺丝时需要用很大的力气,且每次转动螺丝能调节的幅度小,调节速度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剥线钳,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剥线钳通过旋紧、旋松螺丝的方式调整钳口咬合宽度,在旋紧、旋松螺丝时需要用很大的力气,且每次转动螺丝能调节的幅度小,调节速度慢的技术性问题。
本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剥线钳,包括两钳柄,各钳柄均包括一端的钳口段、另一端的手柄段及钳口段与手柄段之间的铰接段,两钳柄于各自的铰接段处通过销轴铰接,至少一钳柄的手柄段上设有用于调节钳口咬合宽度的快速调节装置。
优选地,所述快速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一钳柄的手柄段上的偏心凸轮,钳口闭合时,所述偏心凸轮的侧面与另一钳柄的手柄段侧面抵接,通过转动所述偏心凸轮可调节所述偏心凸轮的转动轴心与另一钳柄的手柄段侧面间的距离以实现钳口咬合宽度的调节。
优选地,所述偏心凸轮包括凸轮,所述凸轮的顶面设有可与扳手配合的凹槽,底面设有连接体,所述凸轮的中心线与所述连接体的中心线不在同一直线上,所述连接体活动设置在钳柄的手柄段的容置单元中,通过转动所述凸轮可调节所述凸轮的转动轴心与另一钳柄的手柄段侧面间的距离。
优选地,所述连接体为圆柱体,所述凸轮为圆形凸轮,所述容置单元为通孔,所述通孔为圆形孔,所述通孔的孔径较所述连接体的直径大0.03-0.05mm。
优选地,所述容置单元为通孔,所述连接体的前端设有限位体,所述限位体穿出所述通孔后与螺帽连接。
优选地,所述两钳柄上均设有所述快速调节装置。
优选地,所述钳口段上设有若干钳口。
优选地,所述钳口包括用于剥250um光纤涂覆层的钳口、用于剥900um光纤缓冲层的钳口和用于剥3mm外皮的钳口。
优选地,所述用于剥900um光纤缓冲层的钳口和所述用于剥3mm外皮的钳口为“U”型槽口,所述用于剥250um光纤涂覆层的钳口为“V”型槽口。
优选地,所述两钳柄的钳口段上均设有刀刃部,任一刀刃部上设有用于剪断凯夫拉线的V型槽刀片阵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剥线钳在调节钳口咬合宽度时只需要轻轻扳动扳手就可较大幅度地调节钳口的咬合宽度,调试速度快,使用方便;
2、本发明的剥线钳集剥除光纤外皮、缓冲层、裸纤涂覆层、剪断凯夫拉线等功能于一身,操作更加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剥线钳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剥线钳的部分结构的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的偏心凸轮的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偏心凸轮的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的剥线钳闭合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剥线钳打开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偏心凸轮在旋转过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豪信息技术(威海)有限公司;(株)韩国一诺仪器株式会社,未经大豪信息技术(威海)有限公司;(株)韩国一诺仪器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534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