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表面活性剂复合体系驱油剂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53485.8 | 申请日: | 2013-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08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王香增;王成俊;洪玲;江绍静;王前荣;李娜;赵丽;费贵强;王贺谊;周晔;李强;朱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9K8/588 | 分类号: | C09K8/588;C09K8/584;C08F283/06;C08F220/18;C08F220/56;C08F212/08;C08F220/14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邱志贤 |
地址: | 710075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表面活性剂 复合 体系 驱油剂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新型表面活性剂复合体系驱油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非离子聚丙烯酸酯类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将丙烯酰胺、亲油性单体、烯丙醇聚氧烷基醚、溶剂和油溶性引发剂按1~4:5~30:3~20:30~300: 0.04~1的摩尔比依次加入安装有回流冷凝管、导气管、温度计的四口烧瓶中,通氮气后将温度升至60-90℃,在氮气保护下反应4-8 h,减压蒸馏,得到的淡黄色产物即为非离子聚丙烯酸酯类高分子表面活性剂,记为A组分;
(2)非离子聚丙烯酸酯类高分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将组分A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按1~2:4~20的质量比加入到烧瓶中,在室温下搅拌均匀,得到淡黄色产物为非离子聚丙烯酸酯类高分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复合体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表面活性剂复合体系驱油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亲油性单体为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己酯、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异辛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表面活性剂复合体系驱油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剂为丙酮、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表面活性剂复合体系驱油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溶性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腈、过氧化二苯甲酰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表面活性剂复合体系驱油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仲烷基磺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石油磺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表面活性剂复合体系驱油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表面活性剂复合体系驱油剂的表面张力≤38mN/m,界面张力≤0.01 m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未经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5348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