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动力液压抓料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53559.8 | 申请日: | 2013-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21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周洪宇;王正磊;解宁波;李龙威;赵自立;穆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重建机(济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3/358 | 分类号: | E02F3/358;E02F3/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2103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 液压 抓料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程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动力为电网电能或内燃机的双动力液压抓料机,具体涉及一种双动力液压抓料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工程机械大多是以内燃机为动力源,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不断上涨、燃油价格日益高涨,同时人力资源的劳动成本也在提高,维护机械的正常运行成本不断攀升。况且传统的工程机械有大量的废气排放和噪音,对环境的污染不容忽视,例如大量的废气是制造雾霾天气的罪魁祸首;相反,电动机驱动的工程机械只需要电网电源就足够了,耗电的费用很低,是一种清洁的能源,几乎没有维护成本。国内虽然有双动力抓料机,但采用的是恒速电机,模式单一,工作速度不可调节,无法进行功率调整,使用不便、安全性差的技术问题。因此研究一种可进行功率调整的“双动力”驱动装置是十分必要的,充分利用两种能源的优点,具有双动力驱动的工程机械将具有十分乐观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使用不便、安全性差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双动力液压抓料机,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双动力液压抓料机,它包括设置在履带架上的转台,所述转台上设有驾驶室、回转马达、升降驾驶室支架、配重和电缆卷筒支架,其要点是所述回转马达通过液压回转接头和中央集电器总成与抓料机构连接,所述转台上设有与电动机连接的主泵和与发动机连接的主泵,所述两个主泵由管路并联通过主阀与动臂油缸、斗杆油缸、料斗油缸、升降油缸和回转马达连通;所述转台上设有与两个主泵连通的液压油箱,与发动机连通的燃油箱,与电缆卷筒支架、回转接头和中央集电器总成及通过继电器与电动机连通的电器柜。
所述电动机和发动机分别连接有电动机散热器和散热器。
所述抓料机构包括动臂、斗杆和料斗,所述斗杆油缸设置在动臂和斗杆的连接部位,所述料斗油缸设置在斗杆和料斗的连接部位;所述动臂油缸设置在液压回转接头和中央集电器总成与动臂的连接处。
所述两个主泵分别通过联轴器与电动机和发动机连接。
所述升降驾驶室支架通过升降油缸与驾驶室连接。
本发明是利用电能和内燃机为抓料机提供动力源,具有操作方便安全、节能环保的特点,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使用不便、安全性差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中1.电缆卷筒支架 2.配重 3.转台 4.升降驾驶室支架 5.升降油缸 6.履带架 7.驾驶室 8.动臂油缸 9.动臂 10.斗杆油缸 11.料斗 12.料斗油缸 13.斗杆 14.主泵 15.主泵 16.发动机 17.液压油箱 18.燃油箱 19.电器柜 20.电动机 21.电动机散热器 22.散热器 23.主阀 24.回转马达 25.液压回转接头和中央集电器总成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本发明它包括行走马达和设置在履带架6上的转台3,所述转台3上设有驾驶室7、回转马达24、升降驾驶室支架4、配重2和电缆卷筒支架1,所述回转马达24通过液压回转接头和中央集电器总成25与抓料机构连接,所述转台3上设有与电动机20连接的主泵14和与发动机16连接的主泵15,所述两个主泵14、15由管路并联通过主阀23与动臂油缸8、斗杆油缸10、料斗油缸12、升降油缸5和回转马达24连通;所述转台3上设有与两个主泵14、15连通的液压油箱17,与发动机16连通的燃油箱18,与电缆卷筒支架1、回转接头和中央集电器总成25及通过继电器与电动机20连通的电器柜19;所述电动机20和发动机16分别连接有电动机散热器21和散热器22;电动机散热器本技术领域称之为:独立油散;所述抓料机构包括动臂9、斗杆13和料斗11,所述斗杆油缸10设置在动臂9和斗杆13的连接部位,所述料斗油缸12设置在斗杆13和料斗11的连接部位;所述动臂油缸8设置在液压回转接头和中央集电器总成25与动臂9的连接处;所述两个主泵14、15分别通过联轴器与电动机20和发动机16连接;所述升降驾驶室支架4通过升降油缸5与驾驶室7连接。
本发明重要部件布局、作用及工作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重建机(济宁)有限公司,未经山重建机(济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535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