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量离心通风器性能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53564.9 | 申请日: | 2013-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117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谷智赢;毛宏图;刘建国;路彬;苏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M99/00 | 分类号: | G01M99/00 |
代理公司: |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001 | 代理人: | 任玉龙 |
地址: | 110015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量 离心 通风 性能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的通风系统,特别涉及了一种测量离心通风器性能的方法。
背景技术
各类型发动机和燃机应用中,润滑系统中的离心通风器是润滑系统必不可少的关键部件,原理都是利用离心力及滑油与空气的密度差对混在空气中的滑油进行分离,从而减少发动机通风中的滑油、进而减小滑油消耗量。通风器性能的好坏,决定发动机单位时间内排出机外的滑油多少,而发动机上的滑油量是有限的,单位时间的滑油消耗量大将影响发动机持续工作的时间,继而影响战斗机的最大航程。新型离心通风器主要是采用新型的通风体来进行油气分离,因此离心通风器在发动机上应用之前,需要先进行试验测量其性能。在试验中如何测量发动机离心通风器性能就成为试验进行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准确测量发动机离心通风器性能,特提供了一种测量离心通风器性能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量离心通风器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测量离心通风器性能的方法,采用的试验系统,包括动力驱动系统、燃油系统、滑油系统、空气系统和测试操纵系统组成;试验方法为:包括一个空气进口和一个带搜集装置的尾气出口,以及气路、油路和油气混合路三个通路;
滑油加热后由滑油泵出口经供油路喷嘴喷入掺混箱,与加热后的一定流量的压缩空气进入掺混箱进行掺混,掺混后的油气进入装有离心通风器的机匣中,再经机匣进入离心通风器,离心通风器高速旋转,将油气分离;分离出的滑油直接从机匣壳体底部流入接油盒中,分离后的气体从离心通风器出口排出,未被分离的油气混合物通过中空管路排往尾气搜集装置中,该装置利用脱脂棉花收集尾气中残留的少量滑油;另外,为了验证试验过程中未被分离的油气混合物中的残余液滴的分布情况,在通风器与搜集装置中设置马尔文仪测量设备,用以测量尾气中残余油滴的平均粒径,不同直径油滴百分比,以及粒径参数随时间的变化率;
进行分离效率试验时,掺混箱中油气被高速旋转的通风器进行油气分离,分离出的滑油最终汇集在试验壳体底部,每次试验项目完毕,打开试验壳体底部阀门进行收集,测量出分离出的滑油质量m1;未被分离的滑油以小油滴颗粒形式存在于尾气中,试验前测量尾气搜集装置的质量,试验结束时再次测量,二者之差即为尾气中未分离滑油的质量m2,通风器的分离效率η=m1/(m1+m2);
进行阻力试验时,在试验过程中分别测出试验件所在腔体中的混合气体的压力P2与通风器出口的气体压力P4,通过前后压力差可得出试验件的压差阻力;
通风量、转速和温度为试验的模拟参数;试验时可通过改变齿轮箱的输出转速、通风器入口混合气体的流量和温度,测量不同状态下通风器的分离效率和阻力。
所述的马尔文仪测量设备为Winner318A工业喷雾激光粒度分析仪。
本发明的优点:
本发明所述的测量离心通风器性能的方法,能够对各类型号发动机的新型离心通风器进行研制试验和判定新型离心通风器的性能是否合格,对保证发动机新型离心通风器的可靠使用都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测量离心通风器性能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尾气收集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测量离心通风器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测量离心通风器性能的方法,采用的试验系统,包括动力驱动系统、燃油系统、滑油系统、空气系统和测试操纵系统组成;试验方法为:包括一个空气进口和一个带搜集装置的尾气出口,以及气路、油路和油气混合路三个通路;
滑油加热后由滑油泵出口经供油路喷嘴喷入掺混箱,与加热后的一定流量的压缩空气进入掺混箱进行掺混,掺混后的油气进入装有离心通风器的机匣中,再经机匣进入离心通风器,离心通风器高速旋转,将油气分离;分离出的滑油直接从机匣壳体底部流入接油盒中,分离后的气体从离心通风器出口排出,未被分离的油气混合物通过中空管路排往尾气搜集装置中,该装置利用脱脂棉花收集尾气中残留的少量滑油;另外,为了验证试验过程中未被分离的油气混合物中的残余液滴的分布情况,在通风器与搜集装置中设置马尔文仪测量设备,用以测量尾气中残余油滴的平均粒径,不同直径油滴百分比,以及粒径参数随时间的变化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535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