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发光均匀性的微型柔性LED面阵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53597.3 | 申请日: | 2013-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06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梁中翥;梁静秋;王维彪;田超;秦余欣;吕金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L25/13 | 分类号: | H01L25/13;H01L33/38;H01L33/42 |
代理公司: | 长春菁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 22210 | 代理人: | 陶尊新 |
地址: | 130033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 均匀 微型 柔性 led 器件 | ||
1.高发光均匀性的微型柔性LED面阵器件,包括透光层(1)、发光层(2)、反射层(3)、基片(4)、上电极(5)、上电极引线(9)、下电极(6)、下电极引线(10)、柔性区域(7)和微透镜(8);其特征是,所述反射层(3)上面依次为发光层(2)、透光层(1)、上电极(5)和微透镜(8),反射层(3)的下面为基片(4);所述透光层(1)、发光层(2)、反射层(3)和基片(4)组成LED发光单元,多个LED发光单元均匀排布组成发光单元阵列;所述多个LED发光单元之间为柔性区域(7),柔性区域(7)使各个发光单元依次连接并使LED发光单元阵列可弯曲;所述透光层(1)的上表面排布有上电极(5),柔性材料(7)的上表面排布有上电极引线(9),处于同一行的上电极(5)与上电极引线(9)依次相连接,在基片(4)的下表面排布有下电极(6),处于同一列的下电极(6)通过下电极引线(10)连接;所述下电极(6)和下电极引线(10)组成的下引线列与上电极(5)和上电极引线(9)组成的上引线行在排列方向上异面垂直,所述上电极(5)和上电极引线(9)的材料为石墨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发光均匀性的微型柔性LED面阵器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LED发光单元的基片(4)下表面的柔性区域(7),即背面柔性材料层,所述背面柔性材料层覆盖下电极(6)和下电极引线(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发光均匀性的微型柔性LED面阵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发光单元为正方形、矩形或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发光均匀性的微型柔性LED面阵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电极(6)的形状为矩形、圆形、单条形或双条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发光均匀性的微型柔性LED面阵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电极(5)形状为回形、圆环形、单条形或双条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发光均匀性的微型柔性LED面阵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电极(6)和下电极引线(10)的材料为石墨烯、Cr/Au、Ti/Pt/Au、Ti/Mo/Au、AuGeNi/Au、Al或Cu中的任意一种,或为由Cr/Au、Ti/Pt/Au、Ti/Mo/Au或AuGeNi/Au中的任意一种与Cu组成的复合膜;或为由Cr/Au、Ti/Pt/Au、Ti/Mo/Au或AuGeNi/Au中的任意一种与Au组成的复合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发光均匀性的微型柔性LED面阵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区域(7)的材料为聚酰亚胺或柔性环氧树脂或PDMS。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发光均匀性的微型柔性LED面阵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透镜(8)材料为硬质环氧树脂、PMMA或聚酰亚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5359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远程操作装置
- 下一篇:粒子射线照射系统以及粒子射线照射系统的控制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