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棚式育肥羊舍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54476.0 | 申请日: | 2013-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26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花卫华;刘伟忠;徐志伟;蒋水平;鲁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万山红遍农业园 |
主分类号: | A01K1/03 | 分类号: | A01K1/03;A01K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4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棚 育肥 羊舍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育羊的设施,具体涉及一种大棚式育肥羊舍。
背景技术
现代山羊养殖技术对山羊的养殖一般都采用舍饲,工厂化、规模化的生产方式。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资源紧缺,对资源节约型的设施养殖有巨大的需求。由于修建一个砖木结构的山羊养殖场,少则数十万,多则上百万的资金,投入巨大,又浪费土地资源,也需繁复的审批程序,成为山羊设施养殖的巨大障碍。利用大棚等简易设施的养殖方式应运而生,目前在国内高寒地区已有与相关方面的报道,只是作为冬季保暖使用。大棚养殖有着其他设施不可比拟的经济适用优势:一是建设投资比建房模式少;二是大棚冬可保温、夏可通风防热。因此,采用大棚养殖山羊符合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向,能减少养殖过程中成本的投入,提高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大棚式育肥羊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大棚式育肥羊舍,其具体结构为:
由前半部和后半部组成,前后半部由钢管7组成,每个钢管间隔0.8米,中间顶部设立支撑柱5,每根间隔4米,后半部顶高于前半部,前后顶之间安装气窗2,呈15°角,气窗下安装可拆保温层9,两侧留有门4,顶部内层覆盖塑料薄膜,外层覆盖遮阳网1,两侧均为塑料薄膜,前、后底部和气窗底部各安装一个手动卷帘机3,便于薄膜上卷,有利于通风换气,两侧安装纱网6,地面镂空,上铺床板,下面安装自动刮粪装置8。
所述羊舍长度总长20~40米。
所述羊舍宽度总宽8.5米,前半部宽4.15米,后半部宽4.35米。
所述羊舍前半部顶高4.05米,后半部顶高4.5米。
所述羊舍气窗:20~40米,宽0.45米。
所述羊舍门:高1.8米,宽0.9米。
所述羊舍卷帘最高处与地面最大距离1.6米。
所述羊舍塑料薄膜面积:长20~40米,宽10.2米。
所述羊舍遮阳网面积:长20~40米,宽6.2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大棚式羊舍冬可保温,夏可通风防热,温度可控制在0~38℃间,采光性能佳;对固有地面改变影响较小。该设计符合羊对生长环境的需求,温、湿度控制好,投资成本低,节约了土地资源的消耗和浪费,建造简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大棚式羊舍的正面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大棚式羊舍的侧视图。
附图中,1、遮阳网;2、气窗;3、手动卷帘机;4、门;5、支撑住;6、纱网;7、钢管;8、自动刮粪装置;9、保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1、基本结构:由前半部和后半部组成,前后半部由钢管7组成,每个钢管间隔0.8米,中间顶部设立支撑柱5,每根间隔4米,后半部顶高于前半部,前后顶之间安装气窗2,呈15°角,气窗下安装可拆保温层9,两侧留有门4,顶部内层覆盖塑料薄膜,外层覆盖遮阳网1,两侧均为塑料薄膜,前、后底部和气窗底部各安装一个手动卷帘机3,便于薄膜上卷,有利于通风换气,两侧安装纱网6,地面镂空,上铺床板,下面安装自动刮粪装置8。。
2.大棚的主要参数:
(1)大棚长度:总长20~40米。
(2)大棚宽度:总宽8.5米,前半部宽4.15米,后半部宽4.35米。
(3)大棚高度:前半部顶高4.05米,后半部顶高4.5米,前后檐高1.8米。
(4)气窗:20~40米,宽0.45米。
(5)门:高1.8米,宽0.9米。
(6)卷帘:卷帘最高处与地面最大距离1.6米。
(7)塑料薄膜面积:长20~40米,宽10.2米。
(8)遮阳网面积:长20~40米,宽6.2米。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万山红遍农业园,未经镇江万山红遍农业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544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