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抗倒伏、优质两系杂交稻的育种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55004.7 | 申请日: | 2013-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10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曾生元;龚红兵;林添资;盛生兰;景德道;余波;钱华飞;周义文;李闯;刁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王云 |
地址: | 江苏省镇江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倒伏 优质 杂交 育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作物遗传育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抗倒伏、优质两系杂交稻的育种方法。
背景技术
水稻是我国的第一大农作物。杂交籼稻由于具有产量高,适应性广的优点,其种植面积约占全国水稻总面积的55%,产量占水稻总产量的60%以上,为我国粮食生产作出了巨大贡献。以光温敏核不育系为基础的两系法杂交水稻,因配组自由,有更多几率筛选出强优势杂交组合,且能更好地解决当前杂交籼稻高产但米质不佳的矛盾,又能一系两用,简化操作,逐渐在生产上表现出巨大的潜力。
光温敏不育系Y58S具有广适、优质的特点,是当前两系杂交稻常用的母本,然而,由于Y58S自身具有茎杆偏细、偏软的弱点,采用Y58S配制的杂交稻组合后期多易倒伏,严重影响组合产量与品质特性的发挥。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抗倒伏、优质两系杂交稻的育种方法。
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抗倒伏、优质两系杂交稻的育种方法,以光温敏不育系为母本、以籼粳杂交的高抗倒伏恢复系为父本,配制成高抗倒伏、优质两系杂交稻。
作为优选,该高抗倒伏、优质两系杂交稻的育种方法,以光温敏不育系Y58S为母本、以籼粳杂交的高抗倒伏恢复系镇恢832为父本,通过两系法配制成高抗倒伏、优质两系杂交稻。
其中,所述籼粳杂交的高抗倒伏恢复系镇恢832采用以下方法获得:选择高抗倒伏恢复系镇恢42与籼粳中间型泰粳1525选系杂交,通过连续8代的定向选择获得高抗倒伏恢复系镇恢832。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杂交稻的育种方法得到的杂交稻品种株型好、抗倒性突出,丰产性好、熟期适中,品质优良,适应性广。
本发明提供的杂交稻的育种方法得到的杂交稻适宜长江流域稻区和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稻区作一季中稻种植。在海南、广西南部、广东中南及西南部、福建南部的稻瘟病轻发的双季稻区作早稻种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Y两优832所用父本镇恢832的育种系谱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下述实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实施例所描述的具体的物料配比、工艺条件及其结果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当也不会限制权利要求书中所详细描述的本发明。
选用半矮秆高抗倒伏恢复系镇恢42与茎杆粗壮的籼粳中间型泰粳1525选系杂交,通过连续8代的定向选择获得籼粳杂交的高抗倒伏恢复系镇恢832(见图1)。
再以广适、优质高配合力的光温敏不育系Y58S为母本,与籼粳杂交的高抗倒伏恢复系镇恢832杂交,获得高抗倒伏、品质优、产量高的两系杂交稻Y两优832。
育种时,着重注意以下几点:
1、安全隔离:空中距离大于500米,或相隔20天以上的抽穗扬花期生殖隔离。
2、适时播种。父本镇恢832分三期播种,I期父本4月下旬播种,II期父本较I期父本迟播10天,III期父本较I期父本迟播20天;母本较II期父本迟播25~30天,叶龄差7~8叶左右。
3、合理密植,适宜行比。父母本行比为2:(12~14),I、II、III期父本单本相间栽插;母本株行距(12~15)cm×(16~19)cm,2-3本栽插。
4、农药“920”的使用和人工辅助授粉措施。母本5%~10%抽穗时连续3天喷施农药“920”,亩总用量40-50克,按1:2:1分三次使用,并在始穗时每日9~11时开花时人工赶粉直至终花。
5、防治病虫:在始穗期施用灭黑灵防治黑粉病,三环唑防治稻瘟病,杀虫双与三唑磷防治螟虫。
6、除劣去杂、适时收获:始穗后30~35天收获杂种种子。
本发明方法得到的两系杂交稻Y两优832株型集散适中,主茎叶片数19叶,5个伸长节间,株高120厘米左右(比市售Y两优1号杂交稻矮5厘米左右),基部茎杆粗壮,叶鞘肥厚,抱茎紧实,不露节,穗型大,芽鞘短粗,剑叶短挺,呈瓦状,单株分蘖17个左右,长势旺,分蘖力强,叶色中绿,群体整齐度好,后期熟相好,抗倒性强,可遇台风而不倒。
将本发明育种得到的杂交稻种植,着重注意以下几点:
1、适期播种,培育壮秧。4月底至5月初播种,湿润育秧每亩播种量10~15公斤,旱育秧每亩播种量30公斤左右。
2、适时移栽,合理密植。一般秧龄控制在30天左右,每亩大田栽插1.6~2.0万穴,每亩基本苗5~7万,旱育秧可适当减少基本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未经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550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撒面装置
- 下一篇:低湿滩地适生树种选择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