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须条进行集束加压处理的纺纱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55380.6 | 申请日: | 2013-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74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陈军;徐卫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纺织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H5/72 | 分类号: | D01H5/72;D01H5/22 |
代理公司: | 武汉荆楚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15 | 代理人: | 刘治河 |
地址: | 43007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进行 集束 加压 处理 纺纱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对须条进行集束加压处理的纺纱方法,具体就是通过在现有纺纱设备上加装一种对须条进行集束加压处理的装置,属纺织加工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毛羽是衡量纱线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纱线毛羽不仅影响机织、针织等后工序的生产效率,而且影响最终产品的外观质量,特别是无梭织机普遍应用的今天,减少纱线毛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控制纱线毛羽方面,国内外的学者做过大量的研究。通常采用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采用常规方法,一种是研制专用的毛羽减少装置来消除毛羽。常规方法是通过工艺参数的合理优化或应用一些新型纺纱技术来降低毛羽的产生,如提高纱线捻度、降低纺纱速度、适当增加纺纱张力、适当降低细纱后区牵伸倍数或采用如紧密纺技术等。通过在传统的环锭细纱机上添加一些简单的毛羽消除装置来减少纱线毛羽是目前纺纱技术研究的热点。目前基本采用气流喷射的方法,即在前罗拉和导纱钩间安装气流喷射装置,利用气流的回转使已形成的毛羽贴伏在纱线表面,如美国知识产权局1979年4月10日公开的发明专利“method and apparatus yarn treatment”,专利号41481779、美国知识产权局1989年8月22日
公开的发明专利“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difying sun textile yarn”, 专利号5263311。这些研究主要差别在于由于气流喷射装置的不同导致纱线表面纤维受力方向不同,从而产生不同的卷绕效果而导致纱线毛羽消除效果的不同。同时这些装置须安装专用的空气压缩设备及管线,结构复杂,安装在细纱机上对挡车工接头操作有很大的影响,能耗较大。
带沟槽的压力棒隔距块,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1459313U,公开日2010年05月12日,发明名称为带沟槽的压力棒隔距块,该专利公开了一种带沟槽的压力棒隔距块,包括隔距块和固定在隔距块左右两端的压力棒,在压力棒左右对称的侧壁上开有呈倒三角形的凹面槽I和呈三角形的凹面槽II,凹面槽I位于凹面槽II的正上方且其槽面大于凹面槽II的槽面,凹面槽I的尖形底面与凹面槽II的尖形顶面
恰好相接。该实用新型带沟槽的压力棒隔距块在纺纱过程中,须条截面在通过呈倒三角形的凹面槽I受到收缩作用后又通过呈三角形的凹面槽II受到发散作用,须条截面受到的控制减小从而影响了成纱质量。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须条进行集束加压处理的纺纱方法,其技术解决方案为:在环锭细纱机前牵伸区隔距块上加装集束加压处理装置,须条通过中皮辊和中罗拉输入集束加压处理装置,经集束加压处理装置集束加压处理后的须条,经前罗拉和前皮辊组成的前钳口输出,通过导纱钩,钢丝圈和钢领,卷绕在细纱管上。
所述的集束加压处理装置由压力棒、集束块组成,压力棒呈圆柱状,压力棒上对称分布有四个固定槽,固定槽上套装有固定胶圈,集束块上开有通孔和集束槽,集束槽垂直于通孔,集束槽进出口中心线垂直于通孔的轴线,集束槽底部位于通孔的中心至通孔的顶点之间,集束槽的输入端为八字形收缩槽,八字形收缩槽的长度为集束槽长度的一半,集束块上的通孔滑动套装在压力棒上,压力棒一端开有键槽与集束块的通孔的一端键连接。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对须条进行集束加压处理的纺纱方法,其优点在于:
须条通过中皮辊和中罗拉输入前牵伸区中,进入集束加压处理装置中,须条中先受到集束槽八字形收缩槽的横向集束处理,须条中的边缘纤维逐步向须条中心集中,有利于逐步减小须条横截面的宽度,须条中纤维之间的摩擦力也得到了增强,经横向集束处理后的须条,在经过压力棒时受到压力棒的纵向加压,须条受到增强的附加摩擦力界纵向加压的作用和纤维之间增加的摩擦作用,纤维变速点前移,提高了须条的条干均匀度。经压力棒纵向加压处理后的须条经集束槽输出,须条横截面为集束槽输出端的宽度,从而稳定减小了须条的横截面宽度,经集束加压处理装置集束加压处理后的须条,经前罗拉和前皮辊组成的前钳口输出进入加捻三角区,在加捻三角区中由于须条的横截面宽度减小,在加捻时使得加捻三角区减小,同时加捻点上移,有利于提高加捻效率,减少了纺纱断头率,成纱的结构更加紧密,可有效地降低成纱毛羽,增加成纱的强力,经加捻三角区加捻后的须条通过导纱钩,钢丝圈和钢领,卷绕在细纱管上。
本发明对须条进行集束加压处理的纺纱方法减小了加捻三角区,同时加捻点上移,有利于提高加捻效率,减少了纺纱断头率,成纱结构紧密,可显著降低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纺织大学,未经武汉纺织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553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蜗壳及具有该蜗壳的干衣机
- 下一篇:轴流泵的传动联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