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两套管网注水系统分压点确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56640.1 | 申请日: | 2013-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7311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孙维超;付国庆;田君;吴林勇;吴清红;张文龙;郭煜;袁慧英;林春庆;薛良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7/06 | 分类号: | E21B4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张永明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网 注水 系统 分压点 确定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两套管网注水系统分压点确定方法,属于油田注水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多数注水系统均为单一注水系统干压,但由于各单井之间的注水油压相差较大,有的甚至达到10MPa以上,造成注水系统干压与单井油压之间不匹配。为解决系统干压与油压之间不匹配的问题,实施了两套管网注水工艺,在同一注水系统内采用两套压力体系,以降低注水系统干压与单井油压之间的压差。
两个压力体系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注水系统干压与单井油压之间的压差,但一直没有有效的方法精确划分分压点,即以哪一个压力点为压力界值,并将高于界值的注水井划入一套压力系统,将低于界值的注水井划入另一套压力系统,但没有技术人员能确定最合适的分压点。多年来,技术人员仅凭经验确定分压点,分压点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系统的能耗与管网的效能,因此如何科学精确划分分压点是一个重要问题,必须解决这个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两套管网注水系统分压点确定方法。
一种两套管网注水系统分压点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含有以下步骤;
步骤1、采集注水系统与所辖单井的技术参数:
a、分压点以上压力体系所属单井注水量Qi.g,单位:m3/d,该水量的数值是提取自单井水表计量的数据;
b、分压点以上压力体系所属单井油压Pi.g,单位:Mpa;该油压的数值是提取自单井压力表所测数据;
c、分压点以下压力体系所属单井注水量Qj.d,单位:m3/d,该水量的数值是提取自单井水表计量的数据;
d、分压点以下压力体系所属单井油压Pj.d,单位:Mpa,该油压的数值是提取自单井压力表所测数据;
e、分压点以上压力体系干压Pg.g,单位:Mpa,该油压的数值是提取自注水系统干线压力表所测数据;
步骤2、建立“一套注水系统两个压力体系注水管网”运行效率与分压点数学模型;通过数学模型得出运行效率与压力、水量的关系函数;建立的数学模型如下:
该数学模型共包括7个参量,各参量说明如下:
η效为一套注水系统两个压力体系注水管网运行效率%;
Qi.g为分压点以上压力体系所属单井注水量,单位:m3/d;
Pi.g为分压点以上压力体系所属单井油压,单位:Mpa;
Qj.d为分压点以下压力体系所属单井注水量,单位:m3/d;
Pj.d为分压点以下压力体系所属单井油压,单位:Mpa;
Pg.g为分压点以上压力体系干压,单位:Mpa;
Pf.y·d为分压点,单位:Mpa;
模型中所述的管网运行效率η效,具体计算方法是通过迭代法求解;
步骤3、设定迭代模拟法计算分压点求算范围与求算步长;
由于是确定分压点,因此该分压点的数值必然介于0与最高注水系统干压之间,故分压点求算范围确定为Pf.y.d∈(0,Pg.g);同时,为保证分压点求算精度,将求算步长确定为0.1MPa;
步骤4、将各参量值代入数学模型进行迭代求解,得出η效的解集,并以此解集绘制η效的解集数据曲线,该曲线为抛物线型曲线;
步骤5、抛物线的顶点即为管网效率最高点,而与之相对应的压力点数值即为递导出的最佳分压点。
本发明的优点是通过采集注水系统与所辖单井的技术参数,解决系统干压与油压之间不匹配的问题,降低注水系统干压与单井油压之间的压差。
具体实施方式
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本发明的宗旨所做的许多修改和变化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一种两套管网注水系统分压点确定方法,含有以下步骤;
步骤一、建立“一套注水系统两个压力体系注水管网”运行效率与分压点数学模型。通过数学模型得出运行效率与压力、水量的关系函数。建立的数学模型如下:
该数学模型共包括7个参量,各参量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566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