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田压裂返排液的除砂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56713.7 | 申请日: | 2013-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681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发明(设计)人: | 任小荣;李宪文;周立辉;任建科;冀忠伦;蒋继辉;张海玲;李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6/04 | 分类号: | B01D36/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杜伊芳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田 压裂返排液 除砂 工艺 | ||
1.一种油田压裂返排液的除砂工艺,其特征在于废液经旋流除砂装置处理后,被接入卸压脱气装置进行气液分离和过滤沉降,再由一级转水泵直接压入一级过滤装置和污水罐静置沉降,再由二级转水泵直接压入二级过滤装置处理,最后导入净水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压裂返排液的除砂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将旋流除砂装置(1)连接于井口,使旋流除砂装置(1)借助油井井筒内的压裂返排液压力运行;
2)将旋流除砂装置(1)出水接入卸压脱气装置(2),进行气液分离和过滤沉降,然后,由一级转水泵(3)直接压入一级过滤装置(4)和污水罐(5),静置沉淀30-40min;
3)沉淀后水再由二级转水泵(6)直接压入二级过滤装置(7),处理水中的砂粒和机杂含量至0.2%以下;
4)将处理后水导入净水罐(8)中备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压裂返排液的除砂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所用的旋流除砂装置(1)由一级除砂器(1.1)和两个并联连接的二级除砂器(1.2)串联组成,除砂器腔体均为柱-锥形,可从废液中分离出95%以上的砂粒和机杂物质;一级除砂器(1.1)单体总高1.05m、筒径600mm,最大设计处理量为50m3/h,可从废液中分离出粒径大于0.1mm的固体颗粒物;二级除砂器(1.2)单体总高0.83m、筒径300mm,单个最大设计处理量为30m3/h,可从废液中分离出粒径大于0.07mm的固体颗粒物;
卸压脱气装置(2)的敞口罐体2.1为7m×2.4m×2.5m,罐内最高、最低设计液位分别为2.2m和1m,罐内由100目的网筛(2.4)分隔成紊流区(2.2)和静水区(2.3),排砂斜板(2.6)与罐底面的夹角为30°;流体从进水管进入罐体紊流区(2.2),撞击管口下方20cm处的挡板(2.5)后实现气液分离,然后,分离液体经网筛(2.4)过滤进入静水区(2.3)沉降;变频转水泵(2.9)与的排量由浮球液位仪(2.7)与PLC控制模块(2.8)联合控制,水泵最大、最小排量分别为50m3/h和30m3/h;
一级转水泵(3)和二级转水泵(6)均选用扬程为60m、排量为100m3和功率为22Kw/台的螺杆泵;
一级过滤装置(4)和二级过滤装置(7)均为滤网式过滤器,滤网规格为100目,可阻截粘度10mPa·S、浊度300NTU以下的废液中的、粒径大于0.1mm的颗粒物,过滤装置可承受最大的压力为0.6MPa,最大滤速为60-100m3/h;
污水罐(5)和净水罐(8)的容积均不小于50m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5671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泥沙和水的分离处理双层结构设备
- 下一篇:一种蒸汽加压式沙水分离过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