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宽幅带钢板形控制的通用变凸度轧辊辊形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56940.X | 申请日: | 2013-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063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曹建国;孙超;董强;李洪波;杨光辉;李艳琳;唐慧;张杰;张大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B37/30 | 分类号: | B21B3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皋吉甫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宽幅 钢板 控制 通用 变凸度 轧辊 设计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板带生产中用于板形控制的辊形设计方法。该辊形设计方法能使在指定宽度范围内,辊缝凸度调节能力与所轧制的板带宽度近似成线性变化。
背景技术:
目前,在板形控制领域中被广泛应用的连续变凸度辊形有三次CVC辊形和SmartCrown辊形。
(1)三次CVC辊形
三次CVC辊形技术由德国西马克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开发,经过近30年的研究与发展,已经成为板带轧制领域最主要的板形控制手段之一。CVC工作辊通过相对轴向移动,可连续空载辊缝凸度,以实现对辊缝凸度及板形的控制。如图1所示,为CVC辊形曲线。该辊形的最大特点为可利用一套轧辊满足不同轧制规格的凸度控制要求。
CVC辊形曲线方程为
三次CVC辊形的辊缝凸度调控特性为:
可见,对宽度为的带钢三次CVC变凸度能力为
式中,x为辊身坐标,单位为mm;
为辊形系数,无单位;
为辊形系数,单位为;
为辊形系数,单位为;
s为工作辊轴向窜辊量,单位为mm;
为工作辊轴向窜辊量极限值,单位为mm;
B为板带宽度,单位为mm;
L为工作辊辊身长度,单位为mm。
从三次CVC辊形及其辊缝凸度调控特性可以看出,该辊形的板形控制优点为:辊形曲线及控制特性简单,空载辊缝凸度与窜辊量成严格线性关系,便于辊形设计、加工及应用。同时,该辊形也存在较明显的缺点:空载辊缝凸度调节能力与所轧带钢宽度的平方呈正比,因此,在轧制相对较窄的带钢时,凸度调节能力下降较快,不能满足凸度控制要求。对于宽带钢、超宽带钢轧机,此问题尤为突出,在生产过程中表现为轧制窄带钢时轧辊常窜到极限位置,表现出凸度控制能力不足。
(2)SmartCrown辊形
SmartCrown辊形技术是奥地利奥钢联公司(VAI)开发的另一种连续变凸度技术,其独特
的优点是对于两肋浪敏感区进行局部控制。
SmartCrown辊形曲线方程为:
经计算可得,SmartCrown辊形的凸度调控特性为:
式中,x为辊身坐标,单位为mm;
为辊形系数,单位为mm;
为辊形系数,无单位;
为辊形参数,单位为度;
s为工作辊轴向偏移量,单位为mm;
为辊形对称点偏移量,单位为mm;
L为工作辊辊身长度,单位为mm;
可以看出,由于通常很小,SmartCrown辊形辊缝凸度与轧辊轴移量s之间的三角函数关系可以近似为线性关系。SmartCrown辊形在CVC辊形的基础上,强化了高潮凸度控制能力,且行状角唯一决定了SmartCrown的高次凸度控制能力。然而,SmartCrown辊形与CVC辊形一样,存在着辊缝凸度控制能力随带钢宽度减小而急剧下降的问题,不利于宽带钢轧机对窄带钢的板形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使辊缝凸度调节能力在指定宽度范围内与板带宽度近似成线性变化的辊形设计方法,及采用该方法设计的通用变凸度UVC(Universal Variable Crown)辊形。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辊缝凸度随板带宽度近似成线性变化的辊形设计方法,特点是工作辊辊身采用分段辊形,在辊身中部采用三次多项式曲线,在边部采用三次多项式与正弦函数的叠加,上下工作辊采用反对称的曲线。该辊形曲线采用包含正弦函数的分段函数形式,在轧机所轧的带钢宽度范围内,该辊形使空载辊缝凸度调节能力近似与板带宽度成线性关系,在其他宽度范围内,空载辊缝凸度调节能力与板带宽度近似成二次函数关系;同时,空载辊缝凸度调节能力近似与工作辊窜辊量成线性关系,具体步骤如下:
其辊形函数如下:
式中,为工作辊全辊身的辊形半径函数,单位为mm;
为辊形坐标,单位为mm;
为辊形系数,无单位;
为辊形系数,单位为;
为辊形系数,单位为;
为辊形系数,单位为mm;
为工作辊辊形设计长度,单位为mm,取为工作辊辊身长度;
由辊缝函数计算式求得辊缝,其中为上下工作辊辊身中点处辊缝之间的距离,s为工作辊轴向窜移量,单位为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569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源装置
- 下一篇:并行数据传输扭矩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