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二次雷达目标多路径效应抑制技术的实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57034.1 | 申请日: | 2013-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122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张中南;李海军;李荣;李建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九洲空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7/36 | 分类号: | G01S7/36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韩雪 |
地址: | 621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二次 雷达 目标 路径 效应 抑制 技术 实现 方法 | ||
1. 一种基于二次雷达多路径效应抑制技术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下列步骤:
步骤1:航迹处理模块将新探测目标点迹数据与确定航迹历史数据进行代码匹配,若匹配成功进行步骤2,否则将新探测目标点迹数据加入到非确定航迹历史数据,完成本次目标点迹数据处理。
步骤2:判断新探测目标点迹数据与匹配成功的确定航迹历史数据的更新周期是否相同,若相同则进行步骤3.1,否则进行步骤3.2。
步骤3.1:新探测目标点迹数据与确定航迹历史数据的包括距离、幅度在内的参数进行比较,如两者差值均在相关门限内则为真实目标,将新探测目标上报后更新确定航迹历史数据,从而结束本次探测目标处理。
步骤3.2:新探测目标点迹数据与确定航迹历史数据的包括方位和距离值在内的参数进行比较,如两者差值均在相关门限内则为真实目标,将新探测目标上报后更新确定航迹历史数据,从而结束本次探测目标处理。否则丢弃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二次雷达多路径效应抑制技术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1中如果判断新探测目标点迹数据不为真实目标,则进行步骤4:新探测目标点迹数据与确定航迹历史数据相比,其幅度值大的目标为真实的新增目标。将新探测目标上报后更新确定航迹历史数据,从而结束本次探测目标处理。否则丢弃数据。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二次雷达多路径效应抑制技术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1中新探测目标点迹数据与确定航迹历史数据还需要进一步进行高度值的比较,如距离、方位、高度值三者差值均在相关门限内则为真实目标。
4.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二次雷达多路径效应抑制技术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新探测目标点迹数据与确定航迹历史数据代码匹配成功后,还需要进一步进行距离值的比较,若距离值在相关门限内则为真实目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九洲空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九洲空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5703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硼替佐米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草酸稀土沉淀废水的回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