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蓝牙的室内定位服务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57161.1 | 申请日: | 2013-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022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付蔚;王平;张阳阳;陈莉;陈钰莹;洪洋;董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64/00 | 分类号: | H04W64/00;H04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0065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蓝牙 室内 定位 服务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室内位置定位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蓝牙的室内定位服务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的发展,巨型摩天建筑无处不在,甚至当你在某个大型商场里闲逛的时候都很有可能找不到东西南北。复杂的建筑群凝聚着现代科技的结晶,给人们带来生活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不便,路应该怎么走,这是每天都会产生的问题,因此,室内定位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目前室内定位的方法主要有:射频识别、超声波、超宽带、蓝牙、WiFi、Zigbee等,但是大多数的方法均不能直接应用在手机上,必须通过专用的手持设备才能实现,实用性不强,且精度也受到一定限制。本系统结合蓝牙通信和WiFi通信,并对基于蓝牙的室内定位方法进行了修改,大大降低了对蓝牙节点处理能力要求,充分利用手机终端的硬件平台资源,提高了系统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蓝牙的室内定位服务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和方法利用室内布置的蓝牙节点和AP节点,通过手机实现室内的精确定位。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蓝牙的室内定位服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手机通过客户端与室内的蓝牙节点、AP节点连接,将手机可以连接到的蓝牙节点ID信息经过AP节点上传至服务器;步骤二: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蓝牙节点的ID信息,将其转换成相应的位置信息;步骤三:位置信息被标记在室内地图的相应位置,显示在手机客户端软件上。
进一步,在步骤一中,当手机进入蓝牙定位服务系统后,打开手机蓝牙定位服务客户端软件,点击连接,手机蓝牙在蓝牙信号覆盖范围之内,作为主设备与蓝牙节点建立ACL链路连接,并通过WiFi与AP节点连接到局域网,将连接到的蓝牙节点ID信息上传至服务器。
进一步,步骤二具体包括:服务器根据蓝牙节点ID信息,结合蓝牙节点的坐标位置信息,得到手机所处的蓝牙节点的范围,并通过定位算法,确定出手机所处的位置坐标。
进一步,所述蓝牙节点ID信息中包含标识信息和蓝牙节点的坐标信息。
进一步,蓝牙节点的布置采用以下方法:将室内环境按照正六边形进行划分为N个区域,在正六边形的中心和交界处布置蓝牙节点。
进一步,手机定位算法采用以下方法:当手机可以连接到六个蓝牙节点时,根据蓝牙节点的覆盖范围的交汇点可以确定出手机的具体位置;当手机可以连接到六个蓝牙节点以下时,确定出所连接到的蓝牙节点覆盖范围公共部分,算出公共部分区域的质心,将质心近似为手机所处的位置。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蓝牙的室内定位服务系统,该系统包括蓝牙节点、AP节点、手机终端、服务器;手机终端通过其上的蓝牙与布置在室内的蓝牙节点相连,并通过WiFi与AP节点连接进入局域网,将连接到的蓝牙节点ID信息上传至服务器;所述蓝牙节点,配置为蓝牙从设备,ID信息中包含标识信息和坐标信息,与手机建立ACL链路连接;所述AP节点,提供手机与局域网的连接,用于上传连接到的蓝牙节点ID信息,获取标记有所处位置信息的地图;所述手机终端,通过安装在手机上的客户端软件,建立与蓝牙节点、AP节点连接,并在客户端界面显示标有位置信息的地图服务;所述服务器,获取上传的建立连接的蓝牙节点ID信息后,根据相应的定位算法,将其转换成坐标信息,并将位置信息标记在地图的相应位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基于蓝牙的室内定位系统,降低了对蓝牙节点的复杂程度要求,只负责响应手机的连接请求,并建立ACL链路连接,不负责上传连接信息和蓝牙节点的管理,此外,还结合了WiFi通信,充分利用手机的硬件资源,即实现了采用蓝牙节点定位的准确性,和蓝牙节点成本低廉性,又通过WiFi通信的高速特点实现了定位服务过程的快捷性。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发明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邮电大学,未经重庆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571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苯硫醚与阻燃粘胶的混纺织物
- 下一篇:一种治疗癌症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