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层板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57644.1 | 申请日: | 2013-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69492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16 |
发明(设计)人: | 孙小杰;吴宏;梁文斌;郭少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32B27/06 | 分类号: | B32B27/06;B32B27/18;B32B27/32;B29C47/06;B29B9/06;G10K11/168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王崇;刘国平 |
地址: | 10001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层 板材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多层板材,该多层板材包括至少一个发泡层和至少一个片层,所述发泡层和所述片层各自为聚烯烃材料,且所述发泡层和所述片层中至少一层的聚烯烃材料为交联的聚烯烃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板材,其中,所述发泡层是通过将第一聚烯烃树脂组合物进行熔融挤出而制备的,所述第一聚烯烃树脂组合物含有100重量份的第一聚烯烃树脂、0.05-2重量份的第一交联剂和0.1-5重量份的发泡剂;所述片层是通过将第二聚烯烃树脂组合物进行熔融挤出而制备的,所述第二聚烯烃树脂组合物含有100重量份的第二聚烯烃树脂和0-2重量份的第二交联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层板材,其中,所述发泡层的聚烯烃材料的交联度大于0小于或等于40%,优选大于0小于或等于30%。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板材,其中,所述片层的聚烯烃材料的交联度大于0小于或等于45%,优选大于0小于或等于30%。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板材,其中,所述发泡层的泡孔平均孔径为10-500μm,优选为50-200μm。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层板材,其中,所述发泡层的密度为0.05-0.9g/cm3,优选为0.1-0.8g/cm3;所述片层的密度为0.8-1.5g/cm3,优选为0.85-0.98g/cm3;优选所述发泡层和所述片层的密度之比为1:1.1-20,更优选为1:1.2-8。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层板材,其中,所述发泡层和所述片层各自的层数为多个,且所述发泡层和所述片层交替叠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层板材,其中,所述发泡层和所述片层各自的层数为4-32层。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层板材,其中,所述发泡层的厚度为10-1500μm,优选为20-500μm;所述片层的厚度为1-1500μm,优选为10-500μm。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层板材,其中,在所述第一聚烯烃树脂组合物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第一聚烯烃树脂,所述第一交联剂的含量为0.1-0.5重量份,所述发泡剂的含量为0.5-2重量份;
在所述第二聚烯烃树脂组合物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第二聚烯烃树脂,所述第二交联剂的含量为0.1-0.5重量份。
11.根据权利要求1-10所述的多层板材,其中,所述第一聚烯烃树脂与所述第二聚烯烃树脂相同或不相同,各自为选自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超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乙丙橡胶、三元乙丙橡胶、聚丙烯、聚丁烯和乙烯-C4-8烯烃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板材,其中,所述第一交联剂和所述第二交联剂相同或不相同,各自为选自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苯甲酰、二叔丁基过氧化物、过氧化氢二异丙苯、叔丁基过氧化氢、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化己烷、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化已-3-炔、二酰基过氧化物、过氧化二叔丁基、烷基过氧化氢、过氧化二月桂酰、过氧化甲乙酮和过氧化环己酮中的一种或多种。
13.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板材,其中,所述发泡剂为偶氮二甲酰胺、偶氮二异丁腈、4,4-氧代双苯磺酰肼、甲苯磺酰肼、N,N-二亚硝基五亚甲基四胺、碳酸氢钠、碳酸铵、亚硝酸铵中的一种或多种。
14.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板材,其中,所述第一聚烯烃树脂组合物和/或所述第二聚烯烃树脂组合物还含有填料,所述填料为碳酸钙、滑石、云母、硫酸钡、二氧化硅、硅酸盐、硅灰石,高岭土、玻璃纤维、碳纤维或它们的混合物;在所述第一聚烯烃树脂组合物或所述第二聚烯烃树脂组合物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聚烯烃树脂,填料的含量为1-50重量份,优选为5-30重量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未经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5764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合物锂离子车模电池组合结构
- 下一篇:一种保护内置的圆柱形电池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