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筑物钢梁与叠合楼板的连接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57830.5 | 申请日: | 2013-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77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高中勤;傅少辉;朱明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海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5/29 | 分类号: | E04B5/29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 37202 | 代理人: | 鲍光明 |
地址: | 2642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物 钢梁 叠合 楼板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物构件领域,详细地讲是一种建筑物钢梁与叠合楼板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近年来,建设绿色、节能、健康建筑已成为我们的基本国策,以标准化、工业化为标志的产业化工程建设模式,要求工程建设工厂化预制为主,现场机械化组装配合,但混凝土构件的预制需用的模板系统比较复杂、成本较高、构件之间连接的操作不方便、整体性差,影响到预制建筑的发展,因此急需找到一种解决这些问题的技术措施;为了实现上述目标,目前全国各地都在积极研究满足这一目标的建筑结构技术,包括钢结构构件预制技术、钢筋混凝土构件预制技术、混凝土和钢材组合构件技术以及这些建筑结构构件的现场组装连接技术,初步形成了不同材料构件组成的混合结构建筑;但因为有些结构构件的设计、制造技术以及现场机械化整体组装和连接构造不合理,研发的还不够,也出现了许多方面的问题,亟待改进;另外,通过近几年的地震灾害分析,防震设计已有了较大的进步,从单一抗震设计改进为减震与抗震设计结合,进而又改进为以提高结构及构件耗能能力的耐震设计,认识到提高预制建筑结构整体性、变形耗能性是防震的重要措施,特别是钢结构建筑防震性能最优,因此需要大力研发预制、钢结构建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建筑物钢梁与叠合楼板的连接结构,钢结构件和钢混凝土组合构件有良好的连接性能,能更好的实现结构构件的预制生产和现场组装连接;这使得建筑具有优良的耐震性能、结构构件尺寸准确、质量控制优、提升建筑品质、使用寿命高耐久、最大限度的改善操作人员劳动环境、缩短建设工期、降低工程造价。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解决方案:一种建筑物钢梁与叠合楼板的连接结构,钢梁与叠合楼板连接,其特征是,叠合楼板由预制板和现场浇筑混凝土二部分组成,它的下部预制板内埋有与钢梁单向或双向连接的预应力钢筋及轻钢骨,轻钢骨端部加工有长圆孔;焊接在钢梁上的加强钢筋铺放在预制板的上表面端部,叠合楼板的预制板上表面凹凸不平,轻钢骨上部加工有槽口,槽口内铺设叠合楼板的上层钢筋;钢梁的上翼板上焊接有与叠合楼板连接的连接板和加强钢筋,连接板上开设有长圆孔;叠合楼板安放在钢梁上翼板上,用螺栓穿过轻钢骨端部的长圆孔及钢梁上翼板上方焊接的连接板上的长圆孔固定,同时钢梁上翼板上焊接的加强钢筋与叠合楼板连接,叠合楼板的上层钢筋与钢梁连接板连接。
本发明还可通过如下措施来实现:钢梁的截面为工字型或双腹板的工字形。钢梁与叠合楼板的连接是从叠合楼板的支承钢梁上焊接出的加强钢筋,弯折至预制板上表面后顺直平铺放置在叠合楼板的预制板上表面,实现与预制板留出的预应力钢筋搭接连接,叠合楼板上层钢筋与钢梁上连接板焊接连接,叠合楼板的预制板上部现浇混凝土将上层钢筋、轻钢骨、连接板、加强钢筋覆盖,完成叠合楼板与钢梁的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钢结构件和钢混凝土组合构件有良好的连接性能,能更好的实现结构构件的预制生产和现场组装连接;这使得建筑具有优良的耐震性能、结构构件尺寸准确、质量控制优、提升建筑品质、使用寿命高耐久、最大限度的改善操作人员劳动环境、缩短建设工期、降低工程造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叠合楼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钢梁的纵面示意图。
图4为钢梁的截面图。
图5为另外一种结构的钢梁截面图。
图中 2.钢梁,7.腹板,8.上翼板,9.下翼板,10.连接板,21.预制板,22.轻钢骨,23.长圆孔,24.槽口,25.上层钢筋,26.预应力钢筋,27.加强钢筋,28.现场浇筑混凝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助于理解本发明的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海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威海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578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简易雨水槽布置结构
- 下一篇:功能性膜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