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梨树专用型有机无机复混肥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57906.4 | 申请日: | 2013-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71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蒋雪军;陈淑莹;武文磊;文付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砀山县沃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1/00 | 分类号: | C05G1/00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34117 | 代理人: | 娄尔玉 |
地址: | 2353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梨树 专用 有机 无机 复混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无机复混肥,尤其涉及一种梨树专用型有机无机复混肥。
背景技术
有机肥料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是一种全元素肥料,但养分含量低,用量大,无机肥养分含量高,用量小且长期使用易形成土壤板结和盐碱化,有机无机结合是我国施肥技术的基本原则,有机无机复混肥是肥料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有机无机复混肥是实现有机无机相结合施肥技术的物化载体,是传统有机肥料的升级产品,也是提高我国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缓解肥料资源压力,减轻面源污染的重要途径,我国氮肥、磷肥、钾肥的利用率分别只有30%-50%、10%-25%、40%-50%,平均低于发达国家15%-20%的百分点,在目前我国每年投入土壤消费的2000多万吨氮肥中,通过挥发、淋溶、地表径流等各种途径离开农田损失的数量达1000多万吨,折合尿素2000多万吨,按目前尿素价格计算,直接经济损失500多亿元,而且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更加突出,而我国有大片的梨树种植基地,如果按照每株20斤精制有机肥料,有机无机复混肥料每株10斤计,全年市场消耗需求巨大,而且生产加工的精制有机肥能够改善果品品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易于作物吸收利用的,具有显著增产、增效、不污染,改善梨树品质的梨树专用型有机无机复混肥。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梨树专用型有机无机复混肥,其特征在于:该配方中含有,鸭粪、尿素、磷酸铵、硫胺、五氧化二磷、氧化钾、氨基酸、激活素。所述的肥料配方中各物质重量份数比的有效范围是:鸭粪200~400份、尿素4~10份、磷酸铵8~15份、硫胺6~12份、五氧化二磷1~5份、氧化钾1~5份、氨基酸2~6份。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的优势和有益效果:
(1)养分齐全,它不仅无机营养、氮、磷、钾、硫、钙、镁及微量元素,同时含有有机质、氨基酸和腐植酸,能够满足作物整个生长期对营养的需求。
(2)提高养分利用率,据测定当前普遍施用的无机肥料养分利用率均偏低,氮肥利用率仅有30-50%,磷肥约15-35%,钾肥35-50%,氮肥中的碳铵利用率约为20-25%,尿素30-35%,硫胺约为35-45%,磷肥中钙镁磷肥当季利用率为15-20%,过磷酸钙25-30%,磷酸铵35-45%,有机无机复混肥由于采用尿素、硫胺、磷酸铵作为原料来源,再加上与大量有机质相结合,减免了无机养分与土壤的直接接触,避免了养分挥发,淋失,径流等不利因素,因而利用率在70%以上。
(3)增产显著,农作物品质显著提升,由于有机无机营养搭配合理,符合作物对养分的要求,施用后,作物口感味美,着色好,提早成熟。
(4)降低投入,由于利用率提高,施用有机无机在同样增产的情况下,相较于传统化肥投入仅为其70-80%,在同样投入的情况下,其增产传统肥料的130-150%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一,生产一种梨树专用型有机无机复混肥:鸭粪400份、尿素4份、磷酸铵8份、硫胺6份、五氧化二磷1份、氧化钾5份、氨基酸2份。
实施例二,生产一种梨树专用型有机无机复混肥:鸭粪300份、尿素5份、磷酸铵10份、硫胺2份、五氧化二磷1份、氧化钾5份、氨基酸6份。
本发明所述的重量分单位可以为:克、千克、公斤、市斤、吨等常用计量单位,但不限于这些计量单位。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限制本发明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发明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砀山县沃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砀山县沃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579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