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中药有效部位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58196.7 | 申请日: | 2013-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22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张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云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752 | 分类号: | A61K36/752;A61P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治疗 缺血性 中风 中药 有效 部位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组合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中药有效部位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缺血性中风是指由于脑供血障碍引起的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发生坏死、软化形成梗死的脑血管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偏瘫和意识障碍,常见的类型有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与季节气候变化有关。本病如能及时救治,一般患者神经缺损症状在起病半年内可迅速好转,合并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者,功能恢复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制备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中药有效部位组合物,该中药有效部位组合物可以快速有效的治疗缺血性中风,具有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的优点。
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中药有效部位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缺血性中风的病因以内因引发者居多,如情志郁怒、心火暴甚,引动内风而发卒中;或饮食不节,脾失健运,痰郁化热,引动肝风。
本发明所述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中药有效部位组合物由如下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原料制成:小蓟28、蛇蜕22、罗汉果22、佛手花10和欧李18。
本发明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中药有效部位组合物适合加工的剂型为口服液。
本发明所述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中药有效部位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各中药组分粉碎,加入12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1小时;过滤煎液后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浓度为1.14的膏,加乙醇,使其含醇量为69%,静置过夜,回收乙醇,浓缩;
(2)将浓缩后的浓缩液按照常规制剂工艺加入适合的辅料,加工口服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述组合物具有祛风养血、活血通络、滋阴潜阳的功效,经试验,可以快速治疗缺血性中风。
(2)本发明组合物无毒副作用。
(3)本发明组合物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得率高,有效保持了药物的有效成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来进一步解释本发明,但实施例并不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的限定。
实施例1
取小蓟28g、蛇蜕22g、罗汉果22g、佛手花10g和欧李18g,粉碎至粗粉,加入12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1小时;过滤煎液后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浓度为1.14的膏,加乙醇,使其含醇量为69%,静置过夜,回收乙醇,得到浓缩液1000ml,取单糖浆,加入上述浓缩液,并用枸橼酸调pH至4,加蒸馏水至5000ml,搅拌均匀,精滤后分装成15ml玻璃瓶中,包装得到口服液。
本品为黄棕色澄明液体,放置半年内不产生浑浊,pH约4,总固体9%左右。
实施例2
临床观察病人300例,病人均有明显的缺血性中风临床症状并经临床医师确诊。
口服实施例1制得的口服液,每日2次,每次15ml。用药时间为30天。
30天后,使用实施例1所得口服液的患者统计结果见表1。
疗效标准:显效是指经临床诊断相关症状消失,观察一年以上未复发者。无效是症状及体征略有改善但仍反复发作或未见好转者。
表1
通过表1可知,实施例1得到的口服液在治疗缺血性中风有特效。本发明中药制成口服液后,可以在30天内非常显著的治愈或缓解缺血性中风疾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云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云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581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