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精细控制产品质量的焦炉气甲烷合成工艺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362331.5 申请日: 2013-08-20
公开(公告)号: CN104419483B 公开(公告)日: 2017-02-08
发明(设计)人: 魏士新;李海涛;祝东红;张杰;蔡进;黄先亮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南化集团研究院
主分类号: C10L3/08 分类号: C10L3/08
代理公司: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2112 代理人: 汤志武
地址: 210048 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精细 控制 产品质量 焦炉 甲烷 合成 工艺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领域,涉及一种精细控制产品质量的焦炉气甲烷合成工艺。

背景技术

焦炉煤气是炼焦过程中的副产品,其主要成分为氢气(55%~60%)和甲烷(23%~27%),另外还含有少量的一氧化碳(5%~8%)、C2以上不饱和烃(2%~4%)、二氧化碳(1.5%~3%)、氧气(0.3%~0.8%)、氮气(2%~6%)。

焦炉气中含有的23%~27%的甲烷,是制取合成天然气的理想原料气。但是,焦炉气中氢气过剩,CO+CO2不足,直接通过甲烷合成反应得到的产品气中含有大量的氢气,达不到国家管输天然气标准GB 17820-2012的要求。

为了制取合格的产品,多采取深度冷冻的方法将产品气中的烃类液化后分离出来制取液化天然气。如CN200810055168.7公开了一种以焦炉煤气为原料生产液化天然气的方法,以焦炉气为原料经净化、压缩、脱硫后进行甲烷合成反应,再通过深冷分离过程得到含CH85%以上的液化天然气,其余不凝气体通过PSA分离技术得到纯度为99%以上的氢气。CN200910310615.3公开了一种利用焦炉气制备液化天然气的方法,将甲烷合成得到的气体经过膜分离除去大部分H2,再经深冷分离得到液化天然气。这些专利提供的方法都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焦炉气中的氢资源,分离得到的副氢产品往往得不到很好的利用,仅作为工业燃气使用,造成很大的浪费。

为了充分利用焦炉气中的氢资源,多产合成天然气,可采用向焦炉气中补碳的方法。如CN200910074849.2公开了一种利用焦炉气制取合成天然气的方法,通过向粗脱硫后的焦炉气中补入碳源,使焦炉气中的氢碳比接近化学计量比,压缩升压至0.5~5.4MPa,精脱硫进入甲烷化反应器,在镍系催化剂作用下进行甲烷化反应,得到合成天然气。但是,该专利补加的碳在甲烷合成反应前一次性补入,不利于产品质量的控制。CN201010145274.1公开的焦炉气制合成天然气的新工艺,经过加氢脱硫、补碳、多级甲烷化、冷却分离等步骤,最终生产出液化天然气产品。该专利提供的方法经甲烷合成反应后得到的气体烃类含量不高,还需要经过深度冷冻分离才能制取合格的液化天然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精细控制产品质量的焦炉气甲烷合成工艺。

本发明的主要技术方案是:将焦炉气经过精制后控制总硫含量<0.1ppm,然后进入甲烷合成单元,经过四个反应器串联的绝热甲烷合成工艺制取合成天然气;通过在第一、第二、第三反应器前分步补碳,并根据产品气中氢气含量动态调节第三反应器入口补碳量的方法,实现产品气质量的精细控制。

本发明通过补碳调节氢碳比来充分利用焦炉气中的氢资源,增产合成天然气,该发明还采取分步补碳方法实现产品气质量的精细控制。其中,第一、第二反应器入口气体的补碳量,以控制催化剂床层最高温度不超过700℃为基准,目的在于通过前两个反应器完成绝大部分H2、CO、CO2的甲烷合成反应;第三个反应器前的补碳量根据在线检测产品气中氢气含量进行动态调节。

本发明还在第二、第三反应器之间,或者在第三、第四反应器之间设置冷凝分离器,将气体温度降至140℃以下以分离掉绝大部分反应生成的水,以提高甲烷合成反应深度,使产品气中H2+CO2<1%(vol),烃类含量>94%(vol)。

本发明一种典型的合成工艺:

⑴ 焦炉气精制:焦炉气进行脱焦油、萘、苯、氨等处理,然后压缩升压至1.0~8.0MPa,再经NHD法脱硫、有机硫加氢转化、精脱硫,将总硫含量脱除至0.1ppm以下。

⑵ 高温甲烷合成:第一、第二甲烷合成反应器为高温反应器,装填使用宽温甲烷合成催化剂。净化合格的焦炉气补碳使CO+CO2总含量<12%,然后进入第一反应器,控制补碳量使第一反应器中催化剂床层最高温度不超过700℃。气体经过废热锅炉发生11MPa以上的超高压蒸汽后再次补碳,混合均匀后进入第二甲烷合成器,控制CO+CO2总含量<12%,并控制第二反应器中催化剂床层最高温度不超过700℃,反应后气体也经过废热锅炉发生11MPa以上的超高压蒸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南化集团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南化集团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23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