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植物CO2传感器、编码它们的核酸以及制造和使用它们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63291.6 | 申请日: | 2008-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57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朱利安·施罗德;玛丽亚·伊斯拉尔松;约瑟夫·M·库恩;杨颖贞;胡红红;奥雷利安·布依松-多尼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加利福尼亚大学董事会 |
主分类号: | C12N15/29 | 分类号: | C12N15/29;C12N15/60;C12N15/82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张春媛;阎娬斌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植物 co sub 传感器 编码 它们 核酸 以及 制造 使用 方法 | ||
1.包含由以下序列组成的保卫细胞特异性启动子的核酸分子:SEQ ID NO:10或SEQ ID NO:11,或SEQ ID NO:10中的第833位到1716位核苷酸的核苷酸序列,或SEQ ID NO:10中的第1251位到1716位核苷酸的核苷酸序列。
2.权利要求1的核酸分子,其中所述保卫细胞特异性启动子可操作地连接至异源序列。
3.权利要求2的核酸分子,其中所述异源序列是:
(a)表达CO2Sen蛋白质的核酸;
(b)CO2Sen基因或转录物;或
(c)编码碳酸酐酶多肽的核酸。
4.权利要求3的核酸分子,其中所述CO2Sen基因或转录物由以下的核酸序列组成:SEQ ID NO:1、SEQ ID NO:2、SEQ ID NO:7、SEQ ID NO:8、SEQ ID NO:20、SEQ ID NO:21、SEQ ID NO:22、SEQ ID NO:23、SEQ ID NO:24、SEQ ID NO:25、SEQ ID NO:26、SEQ ID NO:27、SEQ ID NO:28、SEQ ID NO:29、SEQ ID NO:30、SEQ ID NO:31、SEQ ID NO:32、SEQ ID NO:33、SEQ ID NO:34和/或SEQ ID NO:35。
5.权利要求3的核酸分子,其中所述碳酸酐酶多肽由氨基酸序列SEQ ID NO:3或SEQ ID NO:9组成。
6.权利要求3的核酸分子,其中所述编码碳酸酐酶多肽的核酸由SEQ ID NO:1或SEQ ID NO:7的核酸序列组成。
7.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的核酸分子在用于在植物保卫细胞中提供表达可操作连接的异源序列中的用途。
8.权利要求7的用途,其中所述核酸可操作地插入到表达盒或载体中。
9.权利要求8的用途,其中所述载体是质粒、重组病毒、粘粒或人工染色体。
10.权利要求7-9任一项的用途,其中所述植物是双子叶植物或单子叶植物,或者保卫细胞或植物器官衍生自双子叶植物或单子叶植物。
11.权利要求10的用途,其中双子叶或单子叶植物是小麦、燕麦、黑麦、大麦、稻、高粱、玉米、烟草、马铃薯、糖用甜菜、豌豆、菜豆、大豆、花椰菜、芜菁或卡诺拉油菜、甘蔗、亚麻、棉花、棕榈、花生、杨树、羽扇豆、丝绵树、沙柳、石炭酸灌木、北美驼绒藜、轻木、苎麻、洋麻、大麻、洛神葵、黄麻、剑麻或蕉麻。
12.权利要求10的用途,其中双子叶或单子叶植物是羽扇豆类或油菜。
13.权利要求10的用途,其中双子叶或单子叶植物是豆科植物、十字花科植物或树。
14.权利要求10的用途,其中双子叶或单子叶植物是来自腰果属、落花生属、天门冬属、颠茄属、燕麦属、芸苔属、柑桔属、西瓜属、辣椒属、红花属、椰子属、咖啡属、黄瓜属、南瓜属、胡萝卜属、油棕属、草莓属、大豆属、棉属、向日葵属、萱草属、大麦属、莨菪属、莴苣属、亚麻属、黑麦草属、羽扇豆属、番茄属、苹果属、木薯属、马约兰属、苜蓿属、烟草属、木犀榄属、稻属、黍属、狼尾草属、鳄梨属、菜豆属、黄连木属、豌豆属、梨属、李属、萝卜属、蓖麻属、黑麦属、千里光属、芥属、茄属、高粱属、可可属、葫芦巴属、小麦属、野豌豆属、葡萄属、豇豆属或玉蜀黍属的物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加利福尼亚大学董事会,未经加利福尼亚大学董事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329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平板取暖器
- 下一篇:一种带智能通讯模块的预付费反渗透水质处理装置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