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硫化铜矿捕收剂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63889.5 | 申请日: | 2013-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42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崔前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鑫腾矿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D1/016 | 分类号: | B03D1/016;B03D101/02;B03D103/02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44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硫化 铜矿 捕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选矿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硫化铜矿的捕收剂。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选冶铜矿物原料主要是黄铜矿、辉铜矿、斑铜矿、孔雀石等。按选冶技术条件,将铜矿石以氧化铜和硫化铜的比例划出三个自然类型。即硫化矿石,含氧化铜小于10%;氧化矿石,含氧化铜大于30%;混合矿石,含氧化铜10%~30%。
在目前的铜矿浮选工艺中占有主导地位的捕收剂为黄原酸盐、硫代磷酸盐和硫醇、硫胺酯、黄原酸酯、黑药酯、黄药等浮选药剂,但在实际的选矿中,结果多不能达到设计的要求,铜、硫分离不理想,铜精矿产品中含硫超标,铜精矿回收率偏低,造成矿藏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硫化铜矿捕收剂,所述捕收剂它具有捕收和起泡双重属性,选择性好、捕收能力强、浮选泡沫稳定、矿物浮游速度快,可有效提高精矿品位和回收率,是铜镍矿石非常理想的选择性捕收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硫化铜捕收剂由以下重量份(公斤)的原料制成:
烷基黄原酸丙腈酯12-14、黑药9-12、二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2-3、油酸聚氧乙烯酯1-2、三乙烯四胺3-4、水扬酸3-5、活化剂4-5;
所述活化剂由下列重量份(公斤)的原料制成:大豆油12-15、木质素磺酸钠2-3、硅烷偶联剂KH-550 1-2、松香酸聚氧乙烯酯2-3、二甲基硅油4-5、富马酸2-3、EDTA5-8;其制备方法是将大豆油、木质素磺酸钠、硅烷偶联剂KH-550、松香酸聚氧乙烯酯混合,加热至60-65℃,再加入二甲基硅油,搅拌20-30分钟后,再加入剩余成分,继续搅拌45-60分钟,即得。
将除活性剂外的其它成分混合,再加入活化剂,在6000-8000转/分下搅拌15-30分钟即得。
本发明捕收剂它具有捕收和起泡双重属性,选择性好、捕收能力强、浮选泡沫稳定、矿物浮游速度快,可有效提高精矿品位和回收率,是铜镍矿石非常理想的选择性捕收剂。
具体实施方式
准备以下重量份(公斤)的原料:烷基黄原酸丙腈酯14、黑药12、二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3、油酸聚氧乙烯酯2、三乙烯四胺4、水扬酸5、活化剂4;
制备活化剂,首先准备下列重量份(公斤)的原料:大豆油12、木质素磺酸钠2、硅烷偶联剂KH-550 1.5、松香酸聚氧乙烯酯2、二甲基硅油4、富马酸2、EDTA 7;其制备方法是将大豆油、木质素磺酸钠、硅烷偶联剂KH-550、松香酸聚氧乙烯酯混合,加热至65℃,再加入二甲基硅油,搅拌25分钟后,再加入剩余成分,继续搅拌50分钟,即得。
制备氧化铜矿选矿捕收剂,将除活性剂外的其它成分混合,搅拌15分钟,再加入活化剂,在7000转/分下搅拌20分钟即得。
本发明含镍铜矿的浮选,试验结果:铜产率达到4.7%,铜品位达到16 %,铜回收率达到92.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鑫腾矿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铜陵鑫腾矿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38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