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定海洋悬浮溢油中石油烃浓度垂直分布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64103.1 | 申请日: | 2013-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88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包木太;孙培艳;李一鸣;郑秀谨;王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1/16 | 分类号: | G01N1/16 |
代理公司: | 青岛海昊知识产权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1 | 代理人: | 王铎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定 海洋 悬浮 溢油 石油 浓度 垂直 分布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定海洋悬浮溢油中石油烃浓度垂直分布的装置,属于海洋环境监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海洋石油资源的开采与利用,在石油加工产品的生产和运输过程中,海上溢油事故频发。例如,2010年4月墨西哥湾“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爆炸溢油事故、2010年7月大连大孤山新港码头输油管线溢油事故、2011年6月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石油组成以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烷烃为主,在自然条件下降解需要较长时间。石油漂浮在海面上,迅速扩散形成油膜,影响海洋浮游生物生长,破坏海洋生态平衡。海洋溢油不仅对环境危害巨大,而且也会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危害人类健康。海面油污染的处理大致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三种。物理处理法主要通过物理的手段对溢油进行回收,化学处理方法是喷洒各种化学药剂,如消油分散剂、吸附剂等其他界面活性剂等,能把海面的浮油分散成极小的颗粒,使其在海水中乳化、分散、溶解或沉降到海底。生物处理方法是根据某些天然存在于海洋或土壤中的微生物有较强的氧化和分解石油的能力,利用生物的这一特性清除流入海水中的石油。可是,到目前为止人们并不十分清楚海洋悬浮溢油石油烃在海洋中垂直分布的规律,因此也就无法有效的指导物理、化学、生物方法进行溢油处理。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便、快速的室内测定海洋悬浮溢油中石油烃浓度垂直分布的装置。
本发明包括一有底圆柱形容器和安装于容器顶部的取样器,所述取样器包括多根长度不同的取样管,以及用于固定所述取样管的固定装置;所述取样管为管状结构,其上端开口,下端为弯曲的尖口结构,尖口方向与取样管垂直,尖口设计可以最大限度避免扰动水中的石油烃,并且各取样管底部的尖口都朝向圆柱形容器的中心,保证所取水样在同一条垂直线上。
所述取样管顶部通过橡胶连接管连接用于取样的注射器,并用止水夹止水。
所述圆柱形容器底部安装有排水开关。
所述圆柱形容器可固定于底座上。
本发明在使用时,先将取样器固定于圆柱形容器的顶部,并可将所述圆柱形容器固定于底座上,然后往容器中注水至0刻度,顶部倒入少量石油模拟溢油;最后通过不同深度的取样管进行取样,即可测定石油烃在的垂直分布规律。先固定取样器的好处是,可以随时取样,并且取样时不会扰动水面的溢油,也不会扰动水中的石油烃。取样结束后,将取样管中的水慢慢吹出,再用止水夹止水,这样可以确保下次取样时,所取的水样不是上次残存在取样管中的水。
本发明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可以方便快速测定悬浮溢油中石油烃浓度的垂直分布,为不同方法进行溢油处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圆柱形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取样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利用本发明测定石油烃浓度垂直分布随时间变化图。
其中,1. 圆柱形容器;2. 排水开关;3. 取样管固定装置;4.橡胶连接管;5. 止水夹;6.注射器;7.取样器;8.取样管一;9. 取样管二;10. 取样管三;11.取样管四;12. 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装置包括一有底圆柱形容器1和安装于圆柱形容器1顶部的取样器7;其中,所述圆柱形容器1由5mm厚玻璃制成,高100cm,直径20cm,柱体自上而下标有从0-80cm不同深度的刻度,所述圆柱形容器1底部还安装有排水开关2(如图2);所述取样器7上包括四根长度不同的取样管,以及用于固定所述取样管7的固定装置3;所述取样管分别为取样管一8、取样管二9、取样管三10、取样管四11,其长度不同,分别可取10cm,30cm,50cm,70cm等不同深度处的水样,上述取样管的尖口都朝向圆柱形容器的中心,并在同一条垂直线上。
如图3所示,所述取样管固定装置3是一个可固定所述取样管的硬泡沫,可固定于圆柱形容器1的顶部。
下面以取样管一8为例说明其结构,所述取样管一8以细玻璃管制成,其上端开口,下端为弯曲的尖口结构,尖口方向与取样管8垂直,尖口设计可以最大限度避免扰动水中的石油烃,并且取样管8底部的尖口朝向圆柱形容器的中心;所述取样管8顶部通过橡胶连接管4连接用于取样的注射器6,并使用止水夹5止水。
所述圆柱形容器1可固定于如图4所示的底座12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未经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41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