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安全客车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65163.5 | 申请日: | 2013-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57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靳北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摩尔动力(北京)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5/04 | 分类号: | B60J5/04;B60R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01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 客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客车,特别是安全客车。
背景技术
在全封闭形式的客车上,为了在遭遇突发事件时,使车内乘客能够逃生,一般会在客车上设置逃生窗,但是由于客车的底盘高,同时逃生窗的位置也设置的较高且较小,造成逃生困难。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在突发事件中方便乘客逃生的客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安全客车,包括客车底盘,在所述客车底盘的至少一侧上设置门框,在所述门框处设置与所述门框相互配合的门,所述门为外开门,所述门框与所述门在底端转动相接,所述门能够由上端向外开启。
在所述门的内侧壁上设置台阶,当所述门向外开启时,所述台阶处于工作状态。
在所述门的内侧壁上设置网梯。
一种安全客车,包括客车底盘,在所述客车底盘的至少一侧上设置门框,在所述门框处设置与所述门框相互配合的门,所述门为内开门,所述门框与所述门在底端转动滑道相接,所述门能够由上端向内开启、并在开启后能够沿滑道向外侧滑动。
在所述门的外侧壁上设置台阶,当所述门向内开启时,所述台阶处于工作状态。
在所述门的外侧壁上设置网梯。
在所述门和所述门框之间设置手动应急开启机构。
在所述门和所述门框之间设置自动应急开启机构。
在所述门和所述门框之间设置手自动一体化应急开启机构。
在所述客车底盘的一侧上设置多个所述门框和所述门。
所述门框和所述门设置在所述安全客车的前侧和/或后侧和/或左侧和/或右侧。
本发明中,所谓的“台阶处于工作状态”是指在该状态下人可以从车内沿所述台阶下到地面或者从地面沿所述台阶上到车内。
本发明中,所谓的“手动应急开启机构”是指当需要开启所述门时,能够通过手动方式将所述门开启的机构,比如栓类结构、控制所述门的开启电路的按钮。
本发明中,所谓的“自动应急开启机构”是指当需要开启所述门时,能够自动根据车况将所述门开启的机构。
本发明中,所谓的“手自动一体化应急开启机构”是指既能够自动根据车况将所述门开启、又能通过手动方式将所述门开启的机构。
本发明中,应根据客车领域的公知技术,在必要的地方设置必要的部件、单元或系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的安全客车能够在突发紧急情况时为乘客提供的更好的逃生保障。
附图说明
图1至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4至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车底盘、2门框、3门、4台阶、5网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所示的安全客车,包括客车底盘1,在所述客车底盘1的至少一侧上设置门框2,在所述门框2处设置与所述门框2相互配合的门3,所述门3为外开门,所述门框2与所述门3在底端转动相接,所述门3能够由上端向外开启。
本发明中,正常状态,如图1所示所述门3处于关闭状态,当突遇紧急情况时,如图3所示,可以将所述门3由上端向外开启,所述门3的上端搭到地面上形成一个斜坡,如图2所示,乘客可以沿所述门3滑至地面。
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安全客车的一侧设置了两个所述门框2和所述门3,作为可以变换的实施方式,可以根据需要,在所述客车的一侧设置一个或者多于两个的所述门框2和所述门3,还可以在所述安全客车的前侧、后侧、左侧、右侧分别设置或者在任意一侧设置或在任意侧的组合(比如在前侧和后侧的组合上)上设置所述门框2和所述门3。
为了方便所述门3在紧急时刻能够打开,本发明的所述安全客车可以在所述门3和所述门框2之间设置自动应急开启机构、在所述门3和所述门框2之间设置手动应急开启机构或在所述门3和所述门框2之间设置手自动一体化应急开启机构。
实施例2
如图4至图7所示的安全客车,包括客车底盘1,在所述客车底盘1的至少一侧上设置门框2,在所述门框2处设置与所述门框2相互配合的门3,所述门3为内开门,所述门框2与所述门3在底端转动滑道相接,所述门3能够由上端向内开启、并在开启后能够沿滑道向外侧滑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摩尔动力(北京)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摩尔动力(北京)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51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马达驱动控制装置
- 下一篇:横向导臂以及用于制造横向导臂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