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雾发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65290.5 | 申请日: | 2011-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35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山口信太郎;大村真吾;中川香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H33/06 | 分类号: | A61H33/06 |
代理公司: | 上海金盛协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42 | 代理人: | 段迎春 |
地址: | 日本大阪府门***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雾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提出了各种将在雾发生部生成的高温的雾向外部空间吐出的雾发生装置(例如,专利文献1)。
在雾发生装置中,在形成于壳体背面的箱体收容凹部中安装有液体贮留箱体。箱体内的液体通过供给路径被引导至设置于壳体内的前侧位置上的雾发生部中。雾发生部将导入的液体通过加热器进行加热,使其沸腾并雾化。在雾发生部生成的雾被引导至设置于上方位置的高圧放电部后被离子化,然后,从形成于壳体的前侧上部的雾吐出口朝前方斜上方向外部吐出。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73721号公报
然而,在上述雾发生装置中,在壳体内的前侧位置上的雾发生部和后侧位置上的液体贮留部之间的壳体中央部上配置有加热器。该加热器沿壳体的宽度方向延伸。因此,会出现加热器在壳体中央部产生的高温热量容易滞留在壳体内而使壳体内部的温度变高的情况。其结果,必须要用耐热性较高的材质来形成雾发生装置的构成部件,从而会出现高成本化的问题。
在此,可以通过与配置在壳体中央部上的加热器保持距离来对构成部件进行配置而不受加热器的热量影响。也就是说,可以通过加热器与壳体内空气的热交换而形成热平衡状态来防止壳体内部的温度上升,从而以耐热性较低的材质来形成构成部件。
然而,如果从加热器空开距离对构成部件进行配置的话,就会使壳体内部的空间容积増加而使雾发生装置自身体积变大,从而需要较大的空间来设置雾发生装置。因此,会出现雾发生装置的放置场所受到限制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针对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构成部件设置在较小的空间内的、紧凑型雾发生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雾发生装置,其具备:贮留液体的液体贮留部;送液通道,其用于从所述液体贮留部送出所述液体;沸腾室,其用于对从所述送液通道送来的所述液体进行温雾化;加热器,其用于对送至所述沸腾室中的所述液体进行加热并使其沸腾从而生成温雾;壳体,其收容所述送液通道、所述沸腾室、以及所述加热器;和雾吐出口,其用于将所述温雾向所述壳体的外部吐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以所述加热器的内侧面与所述沸腾室对置、且所述加热器的外侧面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对置的形式配置在所述壳体内的靠外侧的位置上。
优选地,所述加热器的所述外侧面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只隔着空气层与所述壳体的所述内表面对置。
优选地,上述雾发生装置进一步具备回液通道,其使附着在所述雾吐出口附近的液体回流至所述沸腾室,所述回液通道配置在所述加热器的内侧面侧。
优选地,在所述加热器的内侧面侧配置所述液体贮留部。
优选地,所述壳体从底板向上方延出形成,所述底板为在前后方向上具有长轴的椭圆形状,所述壳体配置为所述加热器的外侧面与所述壳体的内侧面对置。
基于本发明,能够将构成部件设置在较小的空间内,从而能够构成紧凑型的雾发生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美容器的主视图。
图2是美容器的背面图。
图3是将供水箱体装上时的美容器的侧剖视图。
图4是将供水箱体卸下时的美容器的侧剖视图。
图5是将壳体卸下时的美容器的侧视图。
图6是用于说明沸腾室以及回液通道的美容器的剖视图。
图7是底板的立体图。
图8是第2实施方式的美容器的局部剖视图。
符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52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微波炉的瓷用金水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汽车玻璃滚压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