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天丝混纺纱线在审
申请号: | 201310365663.9 | 申请日: | 2013-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93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蒋建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铁牛衬衫厂 |
主分类号: | D02G3/04 | 分类号: | D02G3/04;D01F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3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纺 纱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丝混纺纱线,具体涉及一种由远红外纤维与天丝纤维混纺的纱线。
背景技术
天丝纤维是采用N-甲氧基吗啉(简称NMMO)的水溶液溶解纤维素后,进行湿法纺丝生产的一种高湿模量再生纤维素纤维。生产在密闭系统中进行,有机溶剂NMMO的回收率可达到99%以上,对环境无害。因此天丝纤维是一种绿色环保纤维。
纤维素是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具有可持续性和环保性,可参与自然界的生态循环,同时有优良的吸湿性以及穿着舒适性,因此纤维素纤维是新世纪最理想、最有前途的纺织原料之一。天丝纤维是目前产业化程度最高的新型纤维素纤维,在国内外市场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远红外保健织物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功能纺织品,它具有保暖升温、保健等功能。远红外保健整理织物可用来开发保健蓄热产品、医疗用品等,如内衣、贴身保暖服,床罩、床单、毛毯等床上用品,坐垫、护膝、腰带、抗菌防臭保健鞋袜和电热制品等。
在红外辐射波段中,当分子中的原子或原子团从高能量的振动状态回复到低能量的振动状态时,会发生2.5~25μm的远红外辐射。如果辐射源是由分子的转动特性改变所引起的辐射,则发生大于25μm的远红外辐射。研究表明,振动光谱的能量约为转动光谱能量的100倍。2.5~25μm位高载能波,特别是8~14μm波段的远红外线,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根据生物医学的研究,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作为人体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担负着向人体各器官输送氧气和养料,并带走废弃物的重任。因此,保持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通畅是维持人体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人体皮肤对远红外辐射吸收能力是很强的,在7~14μm有较强的吸收峰,人体可以高效地吸收4~14μm波段的远红外线,人体吸收了远红外线后,引起细胞、血液中的C—H,C—O,C—C,C—N等化学键振动加剧,从而引起一系列有益的生理现象。通过共鸣吸收形成热反应,促使皮下深层的温度上升,并使微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将淤血等妨碍新陈代谢的障碍全部清除干净,使血液与组织之间的营养成分交换增加,可以起到扩张毛细血管,增强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增强淋巴液循环的作用。
远红外可以使细胞活化,使老死细胞排泄或赋予再生能力,可增强细胞能量,增强细胞的功能和活力等作用。
因红外辐射能使生物体分子产生共振吸收效应,所以在红外光谱的作用下,物体的分子能级被激发而处于较高能级,这便改变了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活性,从而发挥了生物大分子调节机体代谢、免疫等活动的功能,有利于机体机能的恢复和平衡,达到防病、治病作用。人体内的一些有害物质,例如食品中的重金属和其他有毒物质、乳酸、游离脂肪酸、脂肪和皮下脂肪、钠离子、尿酸、积存在毛细孔中化妆品残余物等,也就能够借助代谢的方式,不必透过肾脏,直接从皮肤随汗水一起排出,避免增加肾脏的负担。
远红外线能穿透皮肤,触及神经,因此借助于神经和血液的反应,可对各种腺体的功能和人体物质总交换发生作用。由于远红外织物有促进人体微循环、消炎镇痛、加速伤口愈合、活化机体、消除疲劳、调节自律神经等特殊功效,所以特别适用于制作保健绒毯,保健睡衣、睡裤,关节防护用品,保健被、床单等。目前的远红外织物通常采用浸渍法将远红外材料粘着或吸附在织物纤维上,导致结合度不够,耐久性差,并且还没有将天丝纤维和远红外纤维混纺的产品问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天丝混纺纱线,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天丝混纺纱线,由天丝纤维和远红外纤维混纺而成,所述天丝纤维的重量含量占60-65%,远红外纤维的重量含量占35-40%;所述远红外纤维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将远红外超细微粉与纤维基料掺混、干燥,加入聚合物助纺剂,进入螺旋挤出机熔融共混挤出,造粒,得到远红外母粒;将远红外母粒和纤维切片共混后,经纺丝、卷绕、拉伸后形成远红外纤维;所述远红外超细微粉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海藻碳纤维60-75份、氧化铝15-20份、氧化锆5-15份、电气石5-10份、玻璃微珠2-5份。
所述混纺纱线的捻度为20~22T/inch,强力平均为270-290g,伸长率为15-16%;所述天丝纤维细度为1.0~1.8dtex,主体长度35~40mm;
所述纤维基料与所述远红外超细微粉的重量比为100:3-15;
所述远红外超细微粉的最大粒径≤0.5微米;
所述海藻碳纤维的平均粒径≤0.3微米,最大粒径≤0.4微米;
所述远红外母粒和纤维切片按质量比1:10-20混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铁牛衬衫厂,未经昆山铁牛衬衫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56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天丝混纺保健内衣面料
- 下一篇:型钢的多角度抛丸除鳞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