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Ti60合金薄板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66220.1 | 申请日: | 2013-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472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李渤渤;刘茵琪;陈志强;王非;郭朋;王树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1B1/26 | 分类号: | B21B1/26;B21B37/74;B21B37/24;B23P15/00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 41112 | 代理人: | 陆君 |
地址: | 471023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ti60 合金 薄板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合金薄板的制备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Ti60合金薄板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公知的,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先进飞行器对机动性及飞行速度提出了更高的指标,这就要求发动机推重比要进一步提高,高推重比航空发动机对钛合金的使用温度要求已达600℃,而常规钛合金不能满足这一要求,例如TC4服役温度≤400℃,TA15服役温度≤500℃;因此,世界各国相续开展了高温钛合金的研制,并获得了成功,例如:英国的IMI834、美国的Ti1100、俄罗斯的BT36和中国的Ti60、Ti600钛合金等,新型轻质耐高温钛合金结构材料的开发,大大促进了航空、航天等尖端科技产业的发展。
Ti60合金是一种近α型高温钛合金,具有密度低、比强度高、热稳定性好等优点,在600℃高温条件下抗拉强度可达650MPa以上,高温强度、高温持久及蠕变性能优越,服役温度可达600℃,能够部分替代镍基高温合金等高密度结构材料,由于部分替代镍基高温合金等高密度结构材料,飞行器重量可以减重近40%,大大降低了飞行器重量,且提高了发动机的推重比和效率,是先进飞行器发动机重要部件及导弹壳体理想材料,但是,Ti60钛合金属于高合金含量、多元复杂钛合金,具有强度高、工艺塑性差特性,加工制备1.0~3.0mm厚薄板困难,尤其对于制备宽度≥800mm大规格薄板更为困难。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了一种Ti60合金薄板的制备方法,所述的Ti60合金薄板的制备方法制备出的大规格Ti60合金薄板宽度≥800mm、厚度为1.0~3.0mm,其室温强度可达1100MPa以上,在600℃高温条件下抗拉强度可达700MPa以上;本发明性能优越、工艺路线新颖、制备成本低、工作效率高、还可制备出大规格材料并实现大批量生产。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Ti60合金薄板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备料:先备好Ti60板坯,8~20mm厚的Q345钢板、直径为10~30mm的Q345钢条和高温隔离剂待用;
接上一步骤,第二步、热轧:采用3~4个火次将Ti60板坯轧至厚度为4~6mm,为包覆叠轧提供半成品板材坯料;
接上一步骤,第三步、叠轧包制作:根据薄板的成品规格,对Ti60薄板及Q345钢板进行分切,分切长宽精度均为(0,+5)mm,对角线偏差≤5mm,然后在Ti60板及Q345钢板表面均匀涂覆高温隔离剂,使用Q345钢板作为覆板,覆板之间夹2~6张4~6mm厚Ti60芯板,然后用Q345钢条对叠轧包四边进行焊封;
接上一步骤,第四步、包覆叠轧:坯料装炉温度及保温温度均为900~1050℃,保温时间以1.2±0.1min/mm计算,道次变形率在8~25%,控制终轧温度≥600℃,然后根据Ti60成品厚度规格不同,芯板/覆板变形系数为0.85~0.98,由变形系数、覆板厚度、Ti60芯板总厚度确定包覆叠轧目标厚度,同时应为Ti60成品薄板预留0.05~0.20mm砂光厚度余量;
接上一步骤,第五步、退火:采用大气气氛进行退火,退火板材摆放整齐后,上方压制30~100mm普碳钢板起压矫形作用,退火板材装炉温度≤650℃,在装炉温度下预热1~3小时后,升温至750~900℃退火温度进行保温,保温时间为1~5小时,依退火板材总厚度计算;
接上一步骤,第六步、表面砂光:在张力作用下,采用砂光方法去除Ti60薄板表面氧化层,首先使用80~180#砂带进行粗砂光,然后采用180~320#砂带进行精砂光,最终使用320#以上粒度磨料进行精抛光;
接上一步骤,第七步、酸洗:酸洗液由氢氟酸、硝酸及水组成,氢氟酸(HF)质量浓度为2.0~5.0%,硝酸(HNO3)质量浓度为10.0~35.0%,两者之间的比例为HF:HNO3=1:(3~10);
接上一步骤,第八步、成品定尺剪:将宽度及长度毛边切除,得到成品规格Ti60薄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62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色门封带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多孔插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