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断电、低成本用电节能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66420.7 | 申请日: | 2013-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012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李敏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敏琪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5239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断电 低成本 用电 节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节能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不断电、低成本用电节能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目前按照用电电量的多少将每天划分为三个时段:用电高峰时段为峰谷时段;用电平谷时段为平谷时段;用电低谷时段为低谷时段。根据我国的用电价格指导性政策,用电的峰谷时段的电价最高,平谷时段次之,低谷时段最低。即便在这样的价格杠杆调节作用下,仍然存在“用电峰谷时段电量短缺,对用户拉闸限电;而低谷时段电量过剩,迫使发电机停运”的现状,如果能够将低谷时段的电能储蓄下来,供平谷及峰谷时段进行使用,不仅可以节约能源,也可为使用者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因此如何有效利用和发挥低谷时段的电能的作用,同时减轻峰谷时段的压力成为了一项业界乃至国家的重大能源工程。而目前的用电节能装置,不但需要定制相应的设备,结构复杂,而且能源储备有限,一旦用电设备用电量偏大或者节能装置出现故障,则无法继续进行生产作业,被迫停止工作,容易对使用者造成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较低、能够有效降低用电成本的一种不断电、低成本用电节能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不断电、低成本用电节能装置,包括有定时器、充电器、蓄电池和逆变器,所述定时器与充电器连接,所述充电器与蓄电池连接,所述蓄电池与逆变器连接,所述定时器与市电连通,所述逆变器与用电设备连通,还包括有第一并联回路和电量检测装置,所述第一并联回路的一端与用电设备连通,所述第一并联回路的另一端与定时器连通,所述第一并联回路设置有用电设备总开关,所述电量检测装置与蓄电池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并联回路还设置有第一控制元件,所述第一控制元件与用电设备总开关串联。
进一步地,还包括有第二并联回路,所述第二并联回路的一端与用电设备连通,所述第二并联回路的另一端与市电连通。
其中,所述第二并联回路设置有第二控制元件,所述第二控制元件与用电设备总开关串联。
其中,所述蓄电池与逆变器之间设置有第三控制元件,所述逆变器与用电设备之间设置有第四控制元件。
其中,所述第二并联回路与市电、用电设备连接成独立的通电回路。
其中,所述定时器与充电器之间设置有第五控制元件和第六控制元件,所述第五控制元件与第六控制元件串联,所述电量检测装置设置有与第五控制元件连接的上限电量断电控制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定时器设置有第七控制元件,所述第七控制元件与第六控制元件、第一控制元件、第三控制元件及第四控制元件联动连接。
再进一步地,所述电量检测装置设置有下限电量断电控制模块,所述下限电量断电控制模块与第二控制元件连接。
其中,所述蓄电池的输入电压为AC 220V,输出电压为DC 12V;所述逆变器的输入电压为DC 12V,输出电压为AC 220V。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通过在现有技术的蓄电池回路上增设第一并联回路和电量检测装置,所述电量检测装置可以对蓄电池的电量进行检测,当蓄电池电量已满时,所述电量检测装置可控制定时器与充电器断开,对蓄电池停止充电,防止因过度充电对蓄电池造成损害;由于充电时用电设备不能从蓄电池通过逆变器得到供电,造成使用者在该段期间没电可用,此时可通过设置的第一并联回路连通市电直接对用电设备进行供电;再或者当全天平谷时段和峰谷时段均由蓄电池供电时,蓄电池回路出现故障或突发用电多,而此时蓄电池的电量又较低,为保护蓄电池以及保证用电设备能够正常用电,此时可以通过第二并联回路连通市电直接对用电设备进行供电。本发明所述的定时器、充电器、蓄电池、逆变器和电量检测装置均可直接在市场上进行采购,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不但能够令用电设备全天候不断电,还可以用好错峰用电的电费优惠,低谷时段用电设备直接使用最低价电,也可以用最低价的电充电蓄电池,令蓄电池在全天平谷时段、峰谷时段对用电设备供电,有效降低用电成本,并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为发电厂、电网安全、环保节能等作出贡献。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一种不断电、低成本用电节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中包括有:
1——定时器 2——充电器
3——蓄电池 4——逆变器
5——用电设备 6——第一并联回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敏琪,未经李敏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64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终端
- 下一篇:用于计算光源入射到介质的散射电磁场分布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