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条耦合器的声表面波振荡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67507.6 | 申请日: | 2013-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75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文常保;巨永锋;许宏科;李演明;温立民;全思;于晓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H03H9/25 | 分类号: | H03H9/25;H03H9/145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林兵 |
地址: | 710064***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耦合器 表面波 振荡器 | ||
1.一种基于多条耦合器的声表面波振荡器,包括直流电源和直流干扰滤除电路,所述直流电源的输出端连接直流干扰滤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声表面波振荡器还包括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和电容反馈式电路;所述直流干扰滤除电路与由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和电容反馈式电路组成的并联电路相串联,所述电容反馈式电路由声表面波器件和匹配电路串联组成;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的输出端和匹配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直流电源用于提供稳定、恒定的直流电流;直流电源抗干扰电路用于滤除直流电源中的存在的高次谐波、尖峰电压及噪声干扰信号;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用于放大振荡器产生的振荡信号;基于多条耦合器的声表面波器件用于对通过声表面波器件的振荡信号的选频;匹配电路与声表面波器件构成电容反馈式电路,用于使所述声表面波振荡器中的振荡信号被反馈放大;当直流电源开通后所述声表面波振荡器输出振荡波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条耦合器的声表面波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声表面波产生器件包括在同一压电基片材料上依次制作的输入换能器(1)、多条耦合器(2)和输出换能器(3),其中,多条耦合器(2)的长度等于输入换能器(1)的最大声孔径与输出换能器(3)的最大声孔径长度之和;多条耦合器(2)的上端与输入换能器(1)的最大声孔径上端对齐,且多条耦合器(2)的下端与输出换能器(3)的最大声孔径下端对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多条耦合器的声表面波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换能器(1)和输出换能器(3)均采用变迹换能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条耦合器的声表面波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电源采用12V直流电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条耦合器的声表面波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干扰滤除电路由电容C1、电容C2和电感L1组成;所述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由晶体管放大器Q1,偏置电阻R1、偏置电阻R2和反馈电阻R3组成;所述电容反馈式电路由基于多条耦合器的声表面波器件SAW、电容C3、电容C4和电感L2组成;其中:
所述直流电源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电容C1的正极、电容C2和电感L1,电容C1的、电容C2和电感L1三者并联组成滤除直流干扰电路;电容C1的负极和电容C2的输出端与声表面波器件SAW的输入端S2相连,电感L1的另一端与声表面波器件SAW的输入端S1、电感L2以及电阻R1分别相连;晶体管放大器Q1的基极、偏置电阻R1的另一端和偏置电阻R2三者相连,Q1的集电极、电感L2的另一端和电容C4三者相连,Q1的发射极、反馈电阻R3和电容C3三者相连;SAW的输出端S3与电容C3相连;偏置电阻R2的另一端、反馈电阻R3的另一端以及SAW的输出端S4均接地。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多条耦合器的声表面波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晶体管放大器Q1采用硅NPN C3355型高频三极管放大器。
7.一种声表面波产生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同一压电基片材料上依次制作的输入换能器(1)、多条耦合器(2)和输出换能器(3),其中,多条耦合器(2)的长度等于输入换能器(1)的最大声孔径与输出换能器(3)的最大声孔径长度之和;多条耦合器(2)的上端与输入换能器(1)的最大声孔径上端对齐,且多条耦合器(2)的下端与输出换能器(3)的最大声孔径下端对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声表面波产生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换能器(1)和输出换能器(3)均采用变迹换能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750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取微生物油脂的方法
- 下一篇:用于辊压机的弹性圆环侧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