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血热型急性颈部淋巴结炎的中药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67810.6 | 申请日: | 2013-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34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华秀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秀芹 |
主分类号: | A61K36/898 | 分类号: | A61K36/898;A61P31/04;A61P7/00;A61K33/10;A61K33/26;A61K35/34;A61K35/36 |
代理公司: | 济南鲁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14 | 代理人: | 刘庆曜 |
地址: | 2502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血热型 急性 颈部 淋巴结 中药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讲是一种治疗血热型急性颈部淋巴结炎的中药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治疗血热型急性颈部淋巴结炎,一般采用抗菌素及磺胺类药物。
1、异帕米星:偶见皮疹、搔痒、发热、麻木、耳鸣、乏力、食欲不振、白细胞减少、嗜酸粒细胞增加、转氨酶一过性升高等。
2、头孢拉定:肌注后局部稍有疼痛,静注后可有静脉炎;偶见皮疹、药热及二重感染;成人可有肾损害。
3、头孢噻啶:应用大剂量时可致肾脏损害,可现蛋白尿、管型尿、尿素氮升高,重者可致急性肾功能衰竭;亦可见脑损伤,表现为反复痉挛,甚至昏迷不醒。个别病例可出现白细胞减少、皮疹与二重感染。
4、头孢噻肟:①肌注局部可有疼痛;②静注时可有血栓性静脉炎发生;③皮疹、药物热等变态反应亦可发生。
5、头孢噻吩:肌注局部有疼痛,静注可有静脉炎;少数病例可出现皮疹等变态反应,对肝、肾均可有一定损害,偶见白细胞减少及二重感染。
6、罗红霉素:偶见恶心、腹痛、腹泻、皮疹、搔痒、头晕等。
7、克林霉素:①胃肠道反应与口服剂量成正相关;②大剂量静滴可有静脉炎发生。
8、甲硝唑:①胃肠道反应最为常见,与剂量成正相关;②肝病患者慎用;③偶见头痛、眩晕、感觉异常、肢体麻木、共济失调等,及时停药即可缓解;④个别患者可有白细胞减少。因此,原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和血液病患者禁用。
9、氧氟沙星:①胃肠道反应比较常见,②偶见头痛、失眠、肝功能一过性改变。
发明内容
为克服以上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发明一种治疗血热型急性颈部淋巴结炎的中药制备方法。血热型急性颈部淋巴结炎是发生在颈部两侧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属于祖国医学“颈痈”的范畴。俗名痰毒。
特点:多见于儿童,初起时局部肿、热、痛而皮色不变。肿块边界清楚,具有明显的风温外感症状。
历史沿革:《疡科心得集·辨颈痈锁喉痈论》对该病论述较详:“颈痈生于颈之两旁,多因风温痰热而发,盖风温外袭,必鼓动其肝木,而相火亦因之俱动,相火上逆,脾中痰热随之。颈为少阳络脉循行之地,其循经之邪至此而结,故发痈也”。余听鸿《外证医案汇编·风痰》中谓之风痰毒。
病因病理:由于机体蕴热,热伤血络,“热之极为火”火性炎上,而发本病。
临床表现:鼻衄或齿衄,血色鲜红,口干、口臭。发病部位:虽多发于颈旁两侧的颌下,但耳后、项后、颏下也可发生。初起结块形如鸡卵,皮色不变,肿胀,灼热,疼痛,逐渐漫肿坚实,焮热疼痛。伴有寒热,头痛,项强,舌质红,苔黄,脉数。
它的技术方案为:取藕节9重量份、三七9重量份、大蓟6重量份、山茶花6重量份、小蓟6重量份、天香炉3重量份、艾叶6重量份、仙人掌9重量份、仙鹤草9重量份、白及6重量份、伏龙肝9重量份、血余3重量份、羊蹄1重量份、花蕊石6重量份、苧麻根9重量份、茜草根9重量份、荔枝草9重量份、毛冬青3重量份、明党参3重量份、罗锅底6重量份、知母6重量份、金果榄9重量份、金莲花3重量份、金银花3重量份、金盏银盘6重量份、鱼腥草6重量份、夜关门3重量份、贯叶连翘9重量份、垂盆草3重量份、茶叶6重量份和甘草9重量份,将以上31味药放入1800毫升水中,浸泡35分钟,然后文火煎制30分钟,过滤去渣共煎出药液390毫升,煎出的药液即为治疗血热型急性颈部淋巴结炎的中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秀芹,未经华秀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78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