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线圈绕制分接处的分接导线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68348.1 | 申请日: | 2013-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64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董新;沈山林;张贱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宏源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06 | 分类号: | H01F41/06;H01F41/0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王华 |
地址: | 21110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圈 绕制分接处 导线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圈绕制分接处的分接导线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模式下,工人绕制线圈的时候要制作分接导线,非常的繁琐,要降一段剪好的扁铜线焊接在原有的导线上,这样既要工人焊接的位置准确,又要工人能够保证焊接的牢固性,操作上非常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线圈绕制分接处的分接导线制作方法,此种分接导线制作方式比常规在导线上焊接出线头要省很多的时间,增加便利性。
为实现以上的技术目的,本发明将采取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线圈绕制分接处的分接导线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导线绕制线圈至分接处时,预留出一段长度为2倍于分接导线长度的导线A制作分接导线;(2)将导线A对折后,采用无碱无蜡玻璃带将导线A的两端扎紧;(3)继续绕制线圈直至达到要求;(4)将步骤(2)中的导线A沿对折处剪断,获得两根导线B,接着剪掉其中一根导线B的部分长度,得到导线C,然后将余下的那根导线B与导线C焊接成一体,最后采用无碱无蜡玻璃带绑扎好焊接部位,即可得到分接导线。
所述的步骤(4)中,导线C的长度为导线B长度的一半。
根据以上的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的优点:
1、解决了现有技术绕制线圈的时候制作分接引线时间过长,打乱绕制线圈的节奏;
2、解决了现有技术制作分接引线所导致的焊接不牢,绝缘不够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分接导线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中:1、导线A;2、导线B;3、分接导线;4、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非限制性地公开了本发明所涉及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以下将结合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线圈绕制分接处的分接导线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导线绕制线圈至分接处时,预留出一段长度为2倍于分接导线长度的导线A制作分接导线;(2)将导线A对折后,采用无碱无蜡玻璃带将导线A的两端扎紧;(3)继续绕制线圈直至达到要求;(4)将步骤(2)中的导线A沿对折处剪断,获得两根导线B,接着剪掉其中一根导线B的部分长度,得到导线C,然后将余下的那根导线B与导线C焊接成一体,最后采用无碱无蜡玻璃带绑扎好焊接部位,即可得到分接导线。其中:所述的步骤(4)中,导线C的长度为导线B长度的一半。
换句话来说,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在工人绕制线圈的时候,到了分接处,将导线留出需分接长度的2倍,将此长度导线对折,用无碱无蜡玻璃带包扎好导线开口的部位扎紧,完成此步骤后,工人可继续绕制线圈,此分接头就已留好,当绕制完线圈之后,将前期预留的分接头的折弯处剪断,剪去其中一根导线的一半,这样就形成了一高一矮的两根导线,再将2根导线用银铜焊条焊接在一起,此处要焊接牢靠,导线焊接处的绝缘漆要处理干净,当焊接完成后,用无碱无蜡玻璃带绑扎好焊接处即可,这样比常规在导线上焊接出线头要省很多的时间,增加便利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宏源电气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苏宏源电气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83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
- 下一篇:微小电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