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穿墙密封光纤转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68491.0 | 申请日: | 2013-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97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魏迪飞;孙艳冬;韩冰;于慧敏;张孟君;崔英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兴华航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38 | 分类号: | G02B6/38 |
代理公司: |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001 | 代理人: | 张致仁 |
地址: | 110144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穿墙 密封 光纤 转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转接器的结构设计和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穿墙密封光纤转接器。
背景技术
国内光纤转接器大多能够实现转接供能,但无法满足产品的密封性要求,且国内转接器内大多采用插孔设计,该设计为内部装配陶瓷套管,陶瓷套管内部为空心结构,根本无法满足密封性要求。
人们迫切希望获得一种技术效果优良的穿墙密封光纤转接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技术效果优良的飞机内部密封光纤转接器。
本发明是利用插针为转接器内部转接组件,光纤密封插针组件内光纤与陶瓷插芯采用环氧胶进行粘接灌封处理来保证每一个光纤密封插针组件的单独密封性,光纤密封插针组件与插针安装板间采用硅橡胶进行灌封粘接处理,保证所有光纤密封插针组件与插针安装板间的密封性要求,插针安装板与壳体间采用O形密封圈进行机械密封,外表面采用涂润滑脂方式进行密封,涂润滑脂的方式既可以保证转接器的密封性要求,又可以满足在装配过程中的工艺要求。
所述穿墙密封光纤转接器,构成如下:壳体1、针前安装板2、密封圈3、O形密封圈4、光纤密封插针组件5、压紧螺母6、插针安装板8;
所述光纤密封插针组件5内侧孔腔灌胶,具体参见图2所示,外侧中部设置有灌封密封槽;光纤7位于光纤密封插针组件5内,所述针前安装板2通过O形密封圈4密封固定在壳体1内,针前安装板2内部设置有密封环槽;光纤密封插针组件5通过灌封硅橡胶灌封固定在针前安装板2内部一端,插针安装板8与灌封后的光纤密封插针组件5、针前安装板2通过压紧螺母6固定在壳体1内部;且针前安装板2和插针安装板8接触处设置有密封凹槽,密封圈3固定在密封凹槽中。
本发明所述穿墙密封光纤转接器所有光纤密封插针组件均采用单独密封,再通过灌封胶进行粘接灌封的方法将所有光纤密封插针组件进行灌封密封,最后与壳体间的密封采用O形密封圈进行三重密封处理。
本发明所述穿墙密封光纤转接器可以满足国内一些高精密密封仪器的光信号传输工作,为以后光纤信号的广泛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光纤转接器的光纤密封插针组件采用内部灌胶的单独密封结构,使每一个光纤插针组件均能够实现密封供能,光纤密封插针组件外部增加灌封密封槽的结构设计,与针前安装板内部的密封环槽配合使用,再通过灌封硅橡胶的灌封、固化,是内部实现密封供能,针前安装板与壳体间采用三层O形密封圈的设计,通过以上的相关设计完全能够满足穿墙密封光纤转接器的密封要求,通过密封性能试验验证,该结构能够在一个大气压差下,保证泄漏率小于1×10-7Pa.m3/s,从而完成密封舱内光信号的内外导通功能。
所述穿墙密封光纤转接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精度高、传输数据量大等特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穿墙密封光纤转接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光纤密封插针组件采用内部灌胶,外部增加灌封密封槽的结构设计的主视方向示意图;
图3为壳体与针前安装板之间通过O形密封圈密封的主视方向示意图;
图4为针前安装板2内部增加密封环槽与光纤密封插针组件5之间通过灌封硅橡胶进行灌封的主视方向示意图;
图5插针安装板与灌封后的光纤密封插针组件5、针前安装板2通过压紧螺母6固定在壳体1的主视方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是利用插针为转接器内部转接组件,光纤密封插针组件内光纤与陶瓷插芯采用环氧胶进行粘接灌封处理来保证每一个光纤密封插针组件的单独密封性,光纤密封插针组件与插针安装板间采用硅橡胶进行灌封粘接处理,保证所有光纤密封插针组件与插针安装板间的密封性要求,插针安装板与壳体间采用O形密封圈进行机械密封,外表面采用涂润滑脂方式进行密封,涂润滑脂的方式既可以保证转接器的密封性要求,又可以满足在装配过程中的工艺要求。
所述穿墙密封光纤转接器,构成如下:壳体1、针前安装板2、密封圈3、O形密封圈4、光纤密封插针组件5、压紧螺母6、插针安装板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兴华航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沈阳兴华航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84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