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水养殖扇贝笼和贝壳上污损生物的生物清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68493.X | 申请日: | 2013-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044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齐占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9 | 代理人: | 陈领 |
地址: | 510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水 养殖 扇贝 贝壳 污损 生物 清除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水养殖领域,具体为一种海水养殖扇贝笼和贝壳上污损生物的生物清除方法。
背景技术
污损生物是附着养殖设施和生物体表面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的总称。我国的海水养殖产量居于世界首位,扇贝是重要的海水养殖品种。吊笼筏式养殖是目前扇贝养殖的主要方式之一。扇贝养殖笼和贝壳为污损生物提供了大量附着基,养殖生产过程中会附着大量污损生物,对养殖产生很多负面影响。其影响包括:(1)大大增加了养殖笼的重量,导致养殖笼被撕裂损坏;(2)增加了浮筏的受力,严重时甚至会发生沉筏危险;(3)堵塞养殖笼上的网孔,降低养殖笼内溶解氧和饵料浓度,影响扇贝的生长;(4)海鞘和贻贝等滤食性污损生物与扇贝竞争饵料,降低扇贝的生长速度和肥满度。
目前,扇贝笼和贝壳上的污损生物,主要通过倒笼或者清笼等物理手段清除,但这种方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大大增加养殖成本,而且会增加扇贝在空气中的暴露,大大增加了扇贝的死亡率;而采用防污涂料的化学方法,不仅价格昂贵,而且会向海水中散发有毒物质污染海洋环境。
生物方法是利用不同生物的食性特征和行为特征来清除附着生物,具有高效、环保和不增加养殖成本的优点。因此,研究建立一种能够高效清除扇贝养殖笼和贝壳上污损生物,不增加养殖成本,而且又不对环境产生污染的生物防治方法十分必要和紧迫。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以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海胆清除扇贝养殖笼和贝壳上污损生物的海水养殖扇贝笼和贝壳上污损生物的生物清除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海水养殖扇贝笼和贝壳上污损生物的生物清除方法,在扇贝笼内混养海胆,构建成“扇贝—海胆”综合养殖系统。在综合养殖系统中,海胆和扇贝不互相捕食;海胆取食污损生物群落中的藻类等作为饵料,因此不需要额外投饵,不增加成本;海胆的攀爬行为也可以阻止部分污损生物幼体的附着和生长,减少养殖笼和扇贝壳上的污损生物的数量。
所述海胆优选马粪海胆。
每养殖栉孔扇贝、海湾扇贝或华贵栉孔扇贝30个混养1-2只马粪海胆;每养殖虾夷扇贝10个,混养1-2只马粪海胆。
海水温度为20.6-22.5℃。
所述扇贝养殖笼可以为直径30cm的圆柱形网笼,用黑色橡胶盘分为10层,层高20cm,每层养殖栉孔扇贝、海湾扇贝或华贵栉孔扇贝30个或者虾夷扇贝10个;每层混养1-2只马粪海胆。优选,每层养1只马粪海胆也可以起到非常良好的效果。
所述扇贝笼吊挂在浮筏上,深度约为2.5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降低清理附着生物所增加的养殖成本:本发明利用海胆的食性特征和行为特征,清除扇贝养殖笼和贝壳上的污损生物;减少倒笼和清笼所需的人力成本,也减少养殖笼的使用,降低设施成本,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2)、提高扇贝的生长速度,改善品质:海胆清除减少养殖笼上的污损生物,增加通过养殖笼的水流,进而提高养殖笼内溶解氧和悬浮颗粒物的浓度,促进扇贝的生长;另外,海胆通过直接取食或攀爬行为,减少滤食性污损生物的附着和数量,降低了这些生物与扇贝对饵料的竞争,进而提高扇贝的肥满度,改善产品品质,最终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3)、提供了一种低成本的海胆养殖方法:应用本发明在扇贝笼内混养海胆,不需要投喂饵料,也不需要额外的设施硬件投入,在收获扇贝的同时也可以收获海胆,大大提高养殖效率和效益;
(4)、提高了海胆养殖的成活率和养殖经济效益:底播是目前海胆的重要养殖方式,底播养殖海胆虽也不需要投饵,但环境中敌害生物会捕食海胆,降低成活率,而且一般底播养殖的回捕率仅为30%--50%左右;本发明将海胆养殖在扇贝笼内,避免了敌害生物的破坏,并可将养殖的海胆全部收回,具有较高的养殖效率和较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1为实验结束时养殖笼上污损生物重量(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n=5)表示;不同字母代表显著差异(P<0.05));
图1-2为实验结束时贝壳上污损生物重量(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n=5)表示;不同字母代表显著差异(P<0.05))。
图2-1为不同处理下扇贝的存活率(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n=5)表示;不同字母代表显著差异(P<0.05));
图2-2为壳长增长速度(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n=5)表示;不同字母代表显著差异(P<0.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849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天然活性产物L-菊苣酸的合成工艺
- 下一篇:射流调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