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气缸-主触头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动端和断路器灭弧室在审
申请号: | 201310369058.9 | 申请日: | 2013-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010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刘宇;杨珂;柏长宇;张鸣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平高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3/74 | 分类号: | H01H33/74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韩天宝 |
地址: | 467001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气 主触头 装置 使用 断路器 灭弧室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压断路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气缸-主触头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动端和断路器灭弧室。
背景技术
在高压SF6断路器领域,断路器无论是自能式还是压气式,单动原理还是双动原理,国内厂家设计的断路器还是国外先进断路器厂家设计的断路器,其灭弧室的结构通常如图1所示,其主要由静端3、套管2、动端1组成。静端如图2所示,主要由静支座31、静弧触头32、静触指33组成。动端如图3至图5所示,主要由喷口17、动弧触头16、主触头15、触头座14、动触指13、压气缸12、动支座11、紧定螺钉18等组成,其中, 在触头座14上分别设有用于与主触头15的朝向触头座14的一端止推限位配合的前止推环面和用于与压气缸12的朝向触头座14的一端止推限位配合的后止推环面,当将主触头15及压气缸12与触头座14装配时实现三者在前后方向上的定位,主触头14及压气缸12分别通过螺纹连接与触头座14固连,且在主触头15及压气缸12上分别开设有绕主触头14及压气缸12周向均布的螺钉安装孔,使用时,在螺钉安装孔中旋装紧定螺钉18,紧定螺钉18的头部顶压在触头座14上以将主触头15和压气缸12紧固在触头座14上。在灭弧室中,动端的主通电回路为:主触头15-触头座14-压气缸12-动触指13-动支座11。
上述主触头和压气缸分离安装在触头座,这种安装方式存在如下弊端:(1)螺纹连接,紧定螺钉固定,零件加工复杂,零件数量多,装配复杂;(2)增加了通电接触面,接触面的接触电阻不可避免;(3)为了减小接触面的接触电阻,通电接触面上需要进行镀银,工序多,成本高;(4)通电回路电阻增加,进而增加了灭弧室的回路电阻,通电时接触部位的发热量大,散热能力低,造成产品通流能力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气缸-主触头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主触头和压气缸分体安装在触头座上时存在通电接触面较多的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使用上述压气缸-主触头装置的动端及断路器灭弧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压气缸-主触头装置的技术方案是:压气缸-主触头装置,包括用于固定套装在触头座外周上的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导电筒体,导电筒体具有前部的前筒体段和后部的后筒体段,前筒体段具有用于与灭弧室的喷口的外周面间隙配合的内周面和用于与灭弧室的静触指的内周面插接配合的外周面,前筒体段构成用于与灭弧室的静触指导电接触的主触头结构,后筒体段具有用于与灭弧室中的动支座顶压支撑配合的内周面和用于与灭弧室中的动触指的内周面插接配合的外周面,后筒体段构成用于与灭弧室中的动触指导电接触的压气缸结构。
所述的导电筒体的前筒体段的内周面的径向尺寸小于后筒体段的内周面的径向尺寸,前、后筒体段过渡处形成阶梯面朝后的阶梯孔结构,阶梯孔结构的阶梯面为用于与触头座上相应的限位台阶面止推限位配合的止推阶梯面。
所述的前筒体段的前端一体旋压加工有卷曲的内翻沿。
本发明所提供的使用上述压气缸-主触头装置的动端技术方案是:使用压气缸-主触头装置的动端,包括喷口、触头座、动支座及固设在动支座上的动触指,所述的触头座和动触指之间装配有压气缸-主触头装置,压气缸-主触头装置包括固定套装在所述触头座外周上的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导电筒体,导电筒体具有前部的前筒体段和后部的后筒体段,前筒体段具有与所述喷口的外周面间隙配合的内周面和用于与灭弧室的静触指的内周面插接配合的外周面,前筒体段构成用于与灭弧室的静触指导电接触的主触头结构,后筒体段具有与所述动支座顶压支撑配合的内周面和与所述动触指的内周面插接配合的外周面,后筒体段构成与所述动触指导电接触的压气缸结构。
所述的导电筒体的前筒体段的内周面的径向尺寸小于后筒体段的内周面的径向尺寸,前、后筒体段过渡处形成具有朝后的止推阶梯面的阶梯孔结构,触头座上具有与所述阶梯孔结构插接适配的阶梯轴结构,阶梯轴结构具有与所述止推阶梯面止推限位配合的朝前的限位台阶面,阶梯轴结构还包括位于限位台阶面前后两侧的分别与前筒体段的内周面和后筒体段的内周面支撑配合的外周面。
所述的前筒体段的前端一体旋压加工有卷曲的内翻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平高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未经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平高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90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预热式自触发钠灯
- 下一篇:一种棒状的氮磷共掺杂介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