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钻挖两用扒装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69153.9 | 申请日: | 2013-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908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华忠;王华良;曾学斌;王清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襄阳忠良工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10 | 分类号: | E21D9/10;E21D9/12;E21C25/66;E21C25/68;E21B7/02;B65G67/04 |
代理公司: | 襄阳中天信诚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8 | 代理人: | 帅玲 |
地址: | 441104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两用 装机 | ||
1.一种钻挖两用扒装机,包括车辆底盘(1)、挖掘上料机构(2)、输送卸料机构(3)、电气控制系统(4)、液压系统及其操纵机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卸料机构(3)上固定有可钻凿岩及钻孔的液压钻机(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挖两用扒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钻机(6)主要由钻机体、钎钻头(101)、夹持器(102)、液压支腿(103)、进油口(104)、控制开关(105)、操纵把(106)、液压软管及喷雾器和水管组成;液压支腿(103)与钻机体铰接,进油口(104)与液压软管相联接,钎钻头(101)与钻机体为插拔快速联接结构;液压钻机(6)通过夹持器(102)连接固定到输送架(53)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挖两用扒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底盘(1)主要由底盘架(7)、前桥(8)、后桥(9)、前悬框(10)、挂档杆(11)、电箱(12)、油箱(13)、万向联轴节(14)、优先分配阀(15)、行走驱动电机(16)、液压缓冲阀(17)、变速箱(18)、回油过滤器(19)、散热器(20)、齿轮泵(21)、行走马达(22)、柴油机(23)、离合器(24)、防偏转定位板(25)、U形螺栓(26)、轮胎(27)、弹性防护梁(28)组成;底盘架(7)为框式钢板和空心梁焊接结构;前桥(8)为框式转轴悬挂结构,前悬框(10)的前后两端通过销轴铰接悬挂于底盘架(7)的悬挂粱上,前悬框(10)的左右两侧通过U形螺栓(26)与前桥(8)固定并定位;前桥(8)的转向拉杆和前悬框(10)上安装转向油缸(94);前桥(8)、后桥(9)上焊装防偏转定位板(25);后桥(9)通过U形螺栓(26)与底盘架(7)联接固定;前桥(8)、后桥(9)配装轮胎(27);车辆底盘(1)采用四轮驱动;车辆底盘架(7)的后部加装弹性防护梁(28),柴油机(23)与行走驱动电机(16)之间采用离合器(24)联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挖两用扒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底盘(1)也可以采用履带式双马达驱动底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挖两用扒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挖掘上料机构(2)主要由挖斗(31)、外联接杆(32)、内联接板(33)、挖斗油缸(34)、小臂(35)、大臂(36)、小臂油缸(37)、大臂油缸(38)、回转体(39)、回转油缸(40)、龙门架(41)、方向盘(42)、多路换向阀(43)、司控台(44)、刹车踏板(45)、制动总泵(46)、制动管路(47)、液压滚筒操纵阀(48)组成;挖掘上料机构(2)通过龙门架(41)两侧夹装固定于输送架(53)上,龙门架(41)为横梁和侧板焊接结构;回转体(39)的上、下部夹装于龙门架(41)的横梁;回转体(39)上装有大臂(36),大臂(36)一端与回转体(39)铰接,另一端与小臂(35)一端铰接,小臂(35)另一端与挖斗(31)铰接,小臂(35)与挖斗(31)之间经内联接板(33)通过外联接杆(32)、挖斗油缸(34)铰接,回转体(39)与大臂(36)之间铰装大臂油缸(38),大臂(36)与小臂(35)之间铰装小臂油缸(37),回转体(39)两侧与龙门架(41)两侧铰装回转油缸(40);司控台(44)挂装于龙门架(41)左侧,司控台(44)上部安装多路换向阀(43),司控台(44)下部配装由刹车踏板(45)、制动总泵(46)、制动管路(47)及轮毂制动器组成的刹车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襄阳忠良工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襄阳忠良工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915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