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再生蚕丝蛋白纤维的仿生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69250.8 | 申请日: | 2013-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982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刘琳;姚菊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F8/02 | 分类号: | D01F8/02;D01D1/02;D01D5/06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肖承云;徐关寿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再生 蚕丝 蛋白 纤维 仿生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性能纤维、仿生学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强度再生蚕丝蛋白纤维的仿生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天然桑蚕丝是桑蚕在常温常压下用蛋白质水溶液纺制出来的一种天然纤维。这一智能纺丝过程涉及丝蛋白分子自组装成线性聚集体而形成液晶相,当剪切敏感的蛋白质溶液受到临界拉伸和剪切应力作用时,发生构象转变,由无规线团转化为三维β-折叠结构并完成纤维化。在蚕丝蛋白中,取代基较小的甘氨酸(Gly)、丙氨酸(Ala)和丝氨酸(Ser)按照一定的序列结构排列成较规整的(GAGAGS)n高度重复性链段构成结晶态的β-折叠结构。而取代基较大的氨基酸如苯丙氨酸(Phe),酪氨酸(Tyr)和色氨酸(Try)等组成的分子链段则以无规线团或α-螺旋构象为主形成无定形区。沿纤维轴向高度取向的结晶部分以微晶的形式分散于连续的无定形区域。更大尺度上,交替出现的β-折叠微晶与无定形区又形成纳米微纤,这些直径在90~170nm范围的纳米微纤层状排列最终构成了蚕丝。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这种天然纤维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纳米微晶体的增强复合体,晶粒尺寸较小的微晶体分散在丝纤维无定形蛋白质基质中,在外界拉力作用下,这些晶粒随着无定形区域的取向而取向,从而赋予蚕丝优异的强度并兼具柔韧性。
鉴于天然蚕丝独特的结构和优异性能,自上世纪起,蚕丝蛋白纤维的人工模拟纺制就一直是世界各国竞相研究的热点。如专利US1934413以铜氨溶液为溶剂纺制再生蚕丝蛋白纤维;专利US5252285采用六氟异丙醇作为溶剂,采用醇作为凝固浴的纺丝方法;专利CN102181957A采用含氯化钙的再生丝素蛋白水溶液为纺丝液干法纺制初生纤维,并以醇-水混合液为处理剂进行后处理,最终得到高强度再生蚕丝蛋白纤维。迄今,蚕丝蛋白的溶剂体系开发和基于这些溶剂体系的加工工艺等方面的理论与技术已经得到长足发展,各种方法和技术被应用于制备再生蚕丝纤维。然而在再生蚕丝纤维的人工模拟纺制中,再生纤维的性能,特别是其较低的力学强度始终是困扰各国研究者的关键问题。
通过对已有研究的分析,我们关注到再生蚕丝蛋白纤维性能欠佳的决定性原因就在于人工模拟纺制的再生纤维凝聚态结构存在缺陷,纤维结晶度、取向度不高。因此如何模拟天然蚕丝纤维独特的聚集态结构,实现高性能再生蚕丝纤维的仿生制备,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因此,本发明从天然蚕丝的微晶增强结构为出发点,以具有高结晶度、高强度、高模量,大长径比的纳米纤维素晶须来模拟天然蚕丝纤维中的β-折叠微晶体,采用湿法纺丝技术仿生制备高强度的再生蚕丝蛋白纤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再生蚕丝蛋白纤维的仿生制备方法,通过调控再生蚕丝蛋白纤维的微观结构进而改善其力学性能。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强度再生蚕丝蛋白纤维的仿生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从天然蚕丝的β-折叠微晶增强结构为出发点,用具有高结晶度、高强度、高模量,大长径比的纳米纤维素晶须来模拟天然蚕丝纤维中的β-折叠微晶体,将其与再生丝素蛋白溶液相混合,湿法纺丝制备再生蚕丝蛋白纤维。这一过程中,刚性纳米纤维素晶须分子链上所含有的大量羟基,可与丝素蛋白分子链上的羧基、氨基等极性基团形成分子间氢键相互作用,进而实现再生蚕丝蛋白纤维的结构仿生。其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再生丝素蛋白/纳米纤维素晶须混合水溶液的制备:将蚕丝原料用质量浓度为0.5%的Na2CO3水溶液脱胶后,溶解于摩尔浓度为9.0~9.3mol/L的溴化锂溶液中,得到再生丝素蛋白—溴化锂水溶液;随后将质量浓度为1.0~7.0%的纳米纤维素晶须悬浊液加入至再生丝素蛋白—溴化锂水溶液中,混合均匀后置于质量浓度为10%的聚乙二醇溶液中透析、浓缩,得到质量百分比为18~30%的再生丝素蛋白/纳米纤维素晶须混合水溶液。其中,再生丝素蛋白:纳米纤维素晶须的质量比为99:1~88:12;纳米纤维素晶须直径分布在20~50nm、长度为100~500nm范围。
(2)高强度再生蚕丝蛋白纤维的仿生制备:将步骤(1)中所得的再生丝素蛋白/纳米纤维素晶须混合水溶液作为纺丝液,醇水溶液作为凝固浴,15~35℃条件下进行湿法纺丝,所得的初生蚕丝蛋白纤维经1~3倍的后拉伸后,再经60~120℃热处理,即得高强度再生蚕丝蛋白纤维。
所述蚕丝原料为废茧丝、次茧、蚕丝下脚料及废弃绢丝等废弃物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蚕丝脱胶过程中蚕丝原料的质量与Na2CO3溶液的体积比为1:50~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92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紧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轻金属制品多种阳极化表面的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