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机模型产品的具有碳纤维效果的部件的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69556.3 | 申请日: | 2013-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40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姚治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亿海腾模型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4 | 分类号: | B29C45/14;B29C70/4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机 模型 产品 具有 碳纤维 效果 部件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机模型产品的加工方法,一种手机模型产品的具有碳纤维效果的部件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工业设计图纸完成后,设计师都会制作相应的模型产品来验证他们的设计方案,随着现代纤维复合材料的发展,设计师经常采用碳纤维材料效果设计。碳纤维具有碳材料的固有本质特性,又兼具纺织纤维的柔软可加工性,是新一代增强纤维。在工业产品实际量产中,经常会采用真正的碳纤维材料来制作。现代工业发展非常迅速,产品更新换代也特别快,这就要求工业产品设计周期非常短,且产品设计需要更多创新,因而,模型验证阶段的生产速度也要快速,并且要保证设计师的设计方案实现。但是,碳纤维材料的加工设备成本非常高,同时工艺也非常复杂且生产周期长,所以量产的生产工艺是不能满足模型阶段的生产的。
目前,在工业模型产品的实际生产中,没有用真正的碳纤维材料来制作的,大多数都是通过丝印模拟碳纤维纹理来实现外观效果,或者通过在模型产品表面粘贴碳纤维贴纸来实现外观效果。
设计出仿碳纤维纹理图案,通过油墨印刷来模拟碳纤维纹理,即通过丝印模拟碳纤维材料的外观效果,更多是体现在模拟碳纤维材料的纹理上,而产品质感是完全没有考虑的。这种工艺方法,首先碳纤维纹理图案与真正的碳纤维材料纹理有一定差异,同时在具有的曲面的模型产品上印刷时,由于印刷工艺的缺陷,也会导致模型产品的外观效果更差。
运用碳纤维贴纸来粘贴在产品表面的工艺方法,首先将碳纤维图案印刷在平面的纸张上面,制成碳纤维贴纸,再将该碳纤维贴纸粘贴在模型产品的表面。但是如果模型产品是平面产品,其模拟的外观效果会比直接用油墨丝印在模型产品表面要好一些;如果模型产品是曲面产品,那么粘贴时就会在曲面部分出现褶皱,导致模型产品的外观效果不好。
对于工业设计师,当然希望在模型生产阶段,也能采用真正的碳纤维材料,这样能够更真实的验证他们的设计成果方案。因此这就需要一种工艺制作方法,能够真实的体现碳纤维材料的外观效果,同时,还能够保证极低的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手机模型产品的具有碳纤维效果的部件的加工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手机模型产品的具有碳纤维效果的部件的加工方法,所述部件的第一侧部为外观面;
所述加工方法包括:
步骤一、加工碳纤维片材,所述碳纤维片材具有与所述外观面一致的形状;
步骤二、加工内芯,所述内芯的第一侧部对应于所述外观面,所述内芯的第一侧部具有与所述外观面一致的形状;
步骤三、将所述碳纤维片材粘结在所述内芯的第一侧部,使所述碳纤维片材与所述内芯的第一侧部完全贴合,得到一次加工部件;
步骤四、将所述一次加工部件固定于一定位治具的型腔内,在所述定位治具的型腔内、在所述一次加工部件的周围保留一空间,将所述定位治具置于注塑机内,向所述空间内注入环氧树脂,注塑成型一至少包覆所述一次加工部件的碳纤维片材的环氧树脂层,从而得到二次加工部件;
步骤五、所述步骤四得到的二次加工部件包括一次加工部件、环氧树脂层以及定位治具,其中,所述二次加工部件的第一侧部对应于所述内芯的第一侧部,利用所述机床加工掉所述二次加工部件中的定位治具,并加工环氧树脂层,使所述二次加工部件的第一侧部与所述外观面完全一致,从而得到所述部件。
优选的是,所述的手机模型产品的具有碳纤维效果的部件的加工方法中,所述步骤二中,所述内芯的与所述内芯的第一侧部相对的第二侧部具有四个定位柱;所述步骤四中,所述定位治具的底部具有四个定位孔,当所述一次加工部件固定于所述定位治具的型腔内时,各定位柱进入至一个定位孔内。
优选的是,所述的手机模型产品的具有碳纤维效果的部件的加工方法中,所述四个定位柱相对于所述内芯的几何中心均匀分布;所述定位治具呈方形,所述定位治具的型腔也呈方形,所述四个定位孔相对于所述定位治具的几何中心均匀分布。
优选的是,所述的手机模型产品的具有碳纤维效果的部件的加工方法中,所述部件的与所述部件的第一侧部相对的第二侧部为结构面;所述步骤二中,所述内芯的第二侧部对应于所述结构面;所述步骤四中,所述二次加工部件的与所述二次加工部件的第一侧部相对的第二侧部对应于所述内芯的第二侧部;所述步骤五中,利用所述机床加工环氧树脂层,使所述二次加工部件的第二侧部与所述结构面完全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亿海腾模型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亿海腾模型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95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