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好氧微生物组合菌的生物制品及其制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310369807.8 | 申请日: | 2013-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196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房来喜;平郑骅;朱炜;袁唯 | 申请(专利权)人: | 房来喜;平郑骅;朱炜;袁唯 |
主分类号: | C12N11/14 | 分类号: | C12N11/14;C12N11/08;C12N11/04;C12N1/20;C02F3/34;C12R1/40;C12R1/125;C02F103/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1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好氧 微生物 组合 生物制品 及其 制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制品及其制法和应用,特别是涉及一种含好氧微生物组合菌的生物制品及其制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环境微生物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具有来源广,繁殖速度快,对环境适应性强等特点,已广泛用于水处理领域中。许多好氧微生物在氧存在条件下,通过分解代谢、合成代谢和物质矿物化,把有机物氧化分解成CO2和H2O,使水质得以净化,并在此过程中,获取C、N、P、S和能量,使自身得以繁衍。其中,活性污泥法自1912年英国科学家Clark和Cage发现和应用以来,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在工艺上日臻完善,已经成为污水的生物处理中应用历史最长,最广泛,而且在理论和实践上发展最完善的方法。但是,活性污泥法存在诸多弊端,主要是活性低,产生的剩余污泥量大和抗冲击性差。
显然,随着国家对排放水水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已经难以满足污水处理的要求。对活性污泥法的改造已迫在眉睫。
筛选和研究优势微生物是近年来环境微生物家和相关的环境微生物生产厂商关注的焦点。优势菌是用人工培养及诱变的方法制成的高效降解菌。其方法是通过富集、分离、筛选和驯化等步骤从自然界中找到降解某种污染物的菌群,经扩大培养后再投入到受污染环境中,使发挥作用。也可以将已有的高效降解菌通过诱变或基因重组或原生质体细胞融合等技术制成新型的高效工程菌。
经驯化培育的高效菌不但有很高的活性和很强的分解能力,而且有很好的针对性。例如,用光合细菌可处理高浓度有机污水,用白霉细菌可处理含纤维素污水,用硝化细菌可处理高含氮有机污水,用热带假丝酵母可处理含酚废水,用镰刀霉菌和放线菌能分解氰化物等。目前许多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已经产业化,在市场上,一些优势菌已作为商品出售。这些产品有些被用作帮助传统的活性污泥快速启动的促进剂,有些被用作污泥系统出现问题时的修复剂,有的被用作提高活性污泥处理效率的辅助剂,特别是当污水中存在用活性污泥难以降解的有机物时,这些优势菌群的加入作用十分显著。这些商品化的高效菌产品大都与活性污泥混合使用,即在传统的活性污泥中添加部分优势菌,以提高污泥的活性。但是这种加入方法很难维持优势菌在系统中的深度,这是因为部分微生物会在使用过程中,同剩余污泥一起从体系中排出。因此,为了维持优势菌的浓度,必须定期予以补充,所需的费用很高,影响优势菌产品的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含好氧微生物组合菌的生物制品及其制法和应用。本发明的生物制品能用于污水好氧处理,取代活性污泥用于城市污水的处理,该制品的应用能防止优势菌的流失,而且能大幅提高生化处理的效率,改善出水水质,降低剩余污泥的产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含好氧微生物组合菌的生物制品,包括:负载于多孔载体的好氧微生物组合菌;其中,好氧微生物组合菌包括:芽孢杆菌(Basillus subtilis)和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 strain)。
所述多孔载体需具有贯穿孔结构,以保证水和气在多孔载体中的流通。该多孔载体包括:无机材料或高分子材料;其中,无机材料包括:活性炭、多孔沸石、焦炭、煤渣等中的一种或多种;高分子材料为泡沫塑料;该泡沫塑料包括:聚氨酯泡沫塑料、聚氯乙烯泡沫塑料(PVC泡沫塑料)、聚乙烯醇泡沫塑料(PVA泡沫塑料)、乙烯-醋酸乙烯酯泡沫塑料(EVA泡沫塑料)、聚酰胺泡沫塑料、聚氯乙烯泡沫塑料等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聚氨酯泡沫塑料和煤渣。所述多孔载体的尺寸为1cm3~400cm3,最好为4cm3~100cm3。多孔载体的孔径一般为0.1mm~10mm,最好为0.1mm~5mm。
所述芽孢杆菌的种类为一种以上。由于污水处理所面对的处理对象十分复杂,因此,在实际使用中,对菌的纯度要求不高。所述芽孢杆菌可包括:枯草芽孢杆菌(Basillus subtilis)、嗜热脂肪芽孢杆菌(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蜡状芽孢杆菌(Basillus cereus)、环状芽孢杆菌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具体可根据对污水处理的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房来喜;平郑骅;朱炜;袁唯,未经房来喜;平郑骅;朱炜;袁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98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沼气罐精制发酵料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泡菜生花病害菌分选挑取方法